[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建筑U型槽基础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6247.1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程旵林;汪俊波;王晓明;张勇;赵华龙;沙建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节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1 | 分类号: | E02D27/01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矫智兰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建筑 基础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 一种装配式建筑U型槽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地基上挖凿成型、用于插入装配式墙板(1)的空腔槽(5),空腔槽(5)的外周挖设有U型槽(11),在U型槽(11)内靠近U型槽(11)底面处安装设置有底部钢筋或钢筋网(7)、靠近U型槽(11)的侧壁处间隔布置侧向钢筋(4)及竖向钢筋(9),U型槽(11)底部、空腔槽(5)底部、U型槽(11)侧壁以及空腔槽(5)侧壁处均固定有用于将U型槽(11)支设成形状呈U型的中空槽的支撑模板,空腔槽(5)的底面上固定有后置锚钩垫块(6),后置锚钩垫块(6)上固定有用于连接墙板(1)的柱形钢制构件(3),地基内U型槽(11)、墙板(1)与空腔槽(5)的槽壁间均浇筑有混凝土。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U型槽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或钢筋网(7)安装于距U型槽(11)底面10-15mm处,侧向钢筋(4)及竖向钢筋(9)安装于距距U型槽(11)侧壁10-15mm处。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U型槽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锚钩垫块(6)通过膨胀螺栓(10)与空腔槽(5)固定为一体。
4.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U型槽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础放线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放线工作;
2)、挖基础部位土
按照所要装配的墙板1的厚度选择空腔槽(5)的槽型尺寸,空腔槽(5)的基础宽度是装配式墙板厚度的1-1.2倍,根据地质情况和受力情况计算后确定U型槽(11)的尺寸并按要求下挖至设计深度;
3)、铺设绑扎钢筋网或钢筋
按照设计要求,于室内地坪标高下一定深度,即距U型槽(11)底面10-15mm处安装设置底部钢筋或钢筋网(7),并距U型槽(11)侧壁10-15mm处按要求间隔布置侧向钢筋(4)及竖向钢筋(9);
4)、模板支设
按设计要求在U型槽(11)底部、空腔槽(5)底部、U型槽(11)侧壁处以及空腔槽(5)侧壁处分别用普通竹木模板锚栓方式将U型基础进行模板支撑,将U型槽11支设成形状呈U型的中空槽;
5)、浇筑混凝土
按要求在支模完成的U型槽(11)中浇筑设计要求强度的混凝土(8),形成钢筋或钢筋网加强的U型槽(11),或者在执行上述同样步骤后,选择将建筑地面和U型槽(11)共同浇筑,形成带有空腔槽(5)的整体式基础;
6)、后置锚勾垫块
在空腔槽(5)底面上固定锚勾垫块(6),通过膨胀螺栓(10)使锚勾垫块(6)与空腔槽(5)底面固定成一体;
7)、固定柱形钢制构件
将模块化的装配式墙板(1)垂直插入空腔槽(5)内,墙板(1)居于空腔槽(5)的中心位置,墙板(1)连接在柱形钢制构件(3)上,将柱形钢制构件(3)底部与后置的固定锚勾垫块(6)固定连接;
8)、再次浇筑混凝土形成装配式建筑U型槽基础
步骤1-7完成后,将墙板(1)与空腔槽(5)之间的空腔内再次浇筑混凝土(12),最终形成装配式建筑U型槽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节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节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24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