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磁物体退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6415.7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郭成豹;刘大明;肖昌汉;洪泽宏;唐申生;刘胜道;赵文春;高俊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方放 |
地址: | 43003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体 退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消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磁物体退磁方法,不需缠绕线圈,直接在铁磁物体上通电消除铁磁物体的永久磁性。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造船等技术领域,经常需要对铁磁物体进行退磁,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在铁磁物体上缠绕退磁线圈对铁磁物体退磁,退磁时要在被退磁铁磁物体上捆绑大量退磁电缆构成退磁线圈,特别费时费力。例如,对于一艘1800吨级左右的铁磁舰船退磁,每艘舰船也要花费3~5天时间,且由于退磁时铁磁舰船被电缆捆绑,在紧急情况下难于机动,十分危险;在造船过程中,在厂房内制造的大型铁磁构件需要进行退磁时,甚至可能无法缠绕电缆线圈。因此,急需发展一种省时省力的铁磁物体便捷退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磁物体退磁方法,解决现有铁磁物体退磁方法费时费力的问题,无需缠绕退磁线圈,以适应铁磁物体快速和便捷退磁的需要。
本发明的一种铁磁物体退磁方法,包括敷设电缆步骤和通电退磁步骤,其特征在于:
(1)敷设电缆步骤:将宽度为b、高度为h的铁磁物体沿其轴向置于地磁东西方向,将第一~第四脉冲电源置于铁磁物体首端,第一~第四脉冲电源的一极分别通过电缆与铁磁物体的首端面相连,第一~第四脉冲电源的另一极分别通过第一~第四电缆与铁磁物体尾端面相连,所述第一、第二电缆分别沿轴向位于铁磁物体的左上侧、右上侧,所述第三、第四电缆分别沿轴向位于铁磁物体的左下侧、右下侧;所述第一、第二电缆之间以及所述第三、第四电缆之间的距离B=0.5b~2b,所述第一、第三电缆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第四电缆之间的距离H=0.5h~2h;
(2)通电退磁步骤:所述第一~第四脉冲电源同步分别向第一~第四电缆通入在交流电流分量上叠加直流电流分量的脉冲电流i1~i4,所述铁磁物体作为电流回路的一部分用于导电;所述脉冲电流的每个脉冲持续时间为1秒~20秒,脉冲间隔时间为1秒~20秒,脉冲电流衰减率为1%~20%。
所述的铁磁物体退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电退磁步骤中,所述第一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i1=i0-iz-ip;所述第二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i2=i0+iz-ip;所述第三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i3=i0-iz+ip;所述第四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i4=i0+iz+ip;
其中,交流电流分量i0为幅值逐步衰减、方向正负交替变化的脉冲系列,i0的最大电流幅值imax=2×(b+h)×(200~300)A;
第一直流电流分量iz=Hz×π×(B×B+H×H)/B/4,用于抵消铁磁物体所在地磁场垂直分量Hz,第二直流电流分量ip=Hp×π×(B×B+H×H)/H/4,用于抵消铁磁物体所在地磁场水平分量Hp,Hz、Hp的单位均为A/m,b、h、B、H的单位均为m。
按照现有方法对一个铁磁物体(例如一艘铁磁舰船)实现整体退磁,需要在铁磁物体上缠绕退磁工作线圈和补偿线圈,非常耗时费力,通常需要占用若干天时间,并且在退磁作业时铁磁物体难以机动。本发明不需要在铁磁物体上缠绕任何退磁线圈,将退磁电流直接通加在铁磁物体上,不需要缠绕退磁工作线圈;在脉冲电流中叠加的第一、第二直流电流分量可同时抵消当地地磁场水平分量和垂向分量,不需要缠绕补偿线圈电缆;每次铁磁物体退磁所需时间可以从以前的几天缩减为几个小时,所消耗的能量也只有以前的几分之一,大大缩减劳动强度,并且具有与现有退磁方法同样的退磁效果。在紧急状态下,铁磁物体需要临时紧急机动时,可以迅速解开首端和尾端驳接的各条电缆,快速恢复机动能力。
本发明由于不需缠绕电缆线圈,因而可减轻退磁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退磁时间、节省经费,退磁效果好,能量消耗小,被退磁铁磁物体在非常情况下易于机动,特别适合于紧急状态下对大量铁磁物体进行退磁处理,不仅具有很好的应急效益,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第四脉冲电源连接和第一~第四电缆敷设的示意图,图中标记:铁磁物体0、第一电缆1、第二电缆2、第三电缆3、第四电缆4、第一脉冲电源5、第二脉冲电源6、第三脉冲电源7、第四脉冲电源8、电缆9、第一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i1、第二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i2、第三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i3、第四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i4;
图2为第一~第四电缆所包围空间的尺寸示意图,图中标记:铁磁物体宽度b、高度h,退磁电缆所包围空间宽度B、高度H;
图3为第一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的波形示意图;
图4为第二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的波形示意图;
图5为第三脉冲电源输出脉冲电流的波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除天线效应的结构及消除天线效应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能电缆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