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程控制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6784.6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7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恒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翔自动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23/00 | 分类号: | G08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控制 模块 | ||
1.一种远程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由远程发射电路系统和远程接收电路系统组成,所述远程发射电路系统由按键电路、编码电路和无线发射电路连接组成;所述远程接收电路系统由远程接收电路、解码电路、继电器电路和开关电路连接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发射电路系统的电路模块包括一主控芯片U1,
主控芯片U1的1-8号端口和VSS端口均接供电电压VSS,
主控芯片U1的9-12号端口分别接开关K7、开关K6、开关K5和开关K4后接在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接12V的电压;9-12号端口还分别串接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后接地;9号端口和VCC端口间串接二极管D4,10号端口和VCC端口间串接二极管D3,11号端口和VCC端口间串接二极管D2,12号端口和VCC端口间串接二极管D1;
主控芯片U1的13号端口和14号端口并接接地,15号端口接一接地电阻R1;
主控芯片U1的16号端口与VCC端口间依次串接电阻R2、12V的供电芯片U2和二极管D5,二极管D5与供电芯片U2连接的一端同时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接收电路系统的电路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3,
控制芯片U1’的1号-8号端口和VSS端口并接接地,
控制芯片U1’的9号端口串接电阻R6’后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10’后接在控制芯片U2’的Vin端口,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2’的Vout端口间还串接有触发器U6’、继电器KA4’和二极管D4’的并联电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
控制芯片U1’的10号端口串接电阻R5’后接在三极管Q3’的基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9’后接在控制芯片U2的Vin端口,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2’的Vout端口间还串接有触发器U5、继电器KA3和二极管D3’的并联电路,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
控制芯片U1’的11号端口串接电阻R4’后接在三极管Q4’的基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8’后接在控制芯片U2’的Vin端口,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2’的Vout端口间还串接有触发器U4、继电器KA2和二极管D2’的并联电路,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
控制芯片U1’的12号端口串接电阻R3’后接在三极管Q5’的基极,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串接电阻R7’后接在控制芯片U2’的Vin端口,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2’的Vout端口间还串接有触发器U3’、继电器KA1和二极管D1’的并联电路,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在三极管Q1’的集电极;
控制芯片U1’的14号和15号端口间串接电阻R2’;
控制芯片U1’的16号端口串接电阻R1’后接在三极管Q1’的基极;
控制芯片U1’的VCC端口与控制芯片U2’的Vin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翔自动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翔自动化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67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存条及其参考电压产生电路
- 下一篇:一种提高蚕豆铁锌元素生物有效性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