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桩喷冲成坑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7433.7 | 申请日: | 2012-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3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初新杰;张爱恩;高慧;许凤雪;王守成;田海庆;徐松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F3/88 | 分类号: | E02F3/8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桩喷冲成坑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石油开发安全环保领域,用于开发一种环桩喷冲成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部分拉油生产平台已转为卫星平台,其原来的火炬桩及栈桥支撑桩已失去作用。由于火炬桩及栈桥支撑桩上面未安装航标灯,尤其对夜间船舶航行影响较大,存在船舶碰撞火炬桩的安全隐患。若在火炬桩安装了航标灯,工作人员攀登火炬桩进行维修较困难,需要浮吊船舶配合,受气象影响,不能及时恢复损坏的航标灯,也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按照《海洋石油弃井作业管理规则》等法规的要求,需要对废弃的火炬桩及栈桥支撑桩进行泥下拆除(不小于泥面下4m)。
水下电氧切割长期应用在水下切割作业中,技术成熟,施工费用较低。泥下切割必须预先除去拟切割桩柱海底以下周围的泥沙,提供水下切割需要的立体作业空间(类似环形空间),满足作业人员泥下安全切割作业的要求。
海底机械开挖4m以上的环形坑费时费力,且水下作业效率低下;直接喷冲排泥方法也难以奏效,坑深达到4米以上时坑壁泥沙难以维持。因此急需研制一种环桩喷冲成坑装置,为后续切割作业提供需要的泥面下作业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水上施工作业装置,用于泥下环桩喷冲成坑施工作业,为安全拆除废弃火炬桩、栈桥支撑桩等提供支持。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环桩喷冲成坑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主桶体以及其内部固定的的导向结构、供水结构,供水机构上均布有多套水力旋转喷冲组件,其上安装多个喷嘴。导向机构用于实现主桶体套装在桩柱上,并实现定位;供水机构与外部的高压水源连接,为水力旋转喷冲组件提供动力。
为提高装置的稳固性以及吊装的方便,主桶体的上端外部设有加强桶体,其上固定有吊耳。主桶体与加强桶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竖向加强筋、水平加强环板连接,其中吊耳固定在水平加强环板上。
导向结构为自上至下分布的多个,以使装置更加稳定、准确的套装在桩柱上。
上述装置的使用方法为:用吊索将装置吊至桩柱上方,下放主桶体,导向结构穿过桩柱使得主桶体沿桩柱下沉至泥面;通过外接的泵组系统向供水机构内供入高压水流,各套水力旋转喷冲组件均在喷冲水流的反作用力下旋转,将其喷冲辐射范围内的泥沙冲走,桶体逐渐下沉至预定深度,即在桩柱和主桶体之间形成拆除桩柱作业需要的环形坑体空间。
发明的有益效果:
(1)环桩喷冲成坑装置上设置了水力旋转喷冲组件,喷冲效率高,能耗低,施工时间短。
(2)相比常规的海底挖坑方法,更强快速成坑和主桶体支撑泥沙护壁,可为泥下作业提供安全的作业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环桩喷冲成坑装置立面示意图,图2为A-A视图,图3为B-B视图, 图4为C-C视图, 图5为D-D视图。图中:
1、主桶体 2、导向结构 3、导向连接结构 4、水箱
5、加强桶体 6、竖向加强筋 7、水平加强环板 8、供水管
9、吊耳 10、水力旋转喷冲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步:根据设计的环桩喷冲成坑装置的图纸及资料,加工主桶体1、导向结构2、连接结构3、水力旋转喷冲组件10、水箱4、加强桶体5等构件。
第二步:将导向结构2通过连接结构3焊接固定在主桶体1内,导向结构2与连接结构3之间焊接,连接结构3与主桶体1之间焊接。
第三步:将水箱4通过连接结构3焊接固定在主桶体1内。
第四步:将6套或更多水力旋转喷冲组件10的顶部焊接固定在水箱4的底部,水力旋转喷冲组件10在水平面内围绕主桶体1的中心环向均布,水力旋转喷冲组件10上安装有多个喷嘴,应该使得旋转喷冲组件10上最外端的喷嘴接近主桶体1的底端内壁。
第五步:在主桶体1的上端外部设置加强桶体5,主桶体1与加强桶体5之间通过竖向加强筋6、水平加强环板7焊接连接;然后在水平加强环板7上焊接吊耳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74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气体取样探头
- 下一篇:一种急倾斜特厚煤层顶煤综合弱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