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珊瑚状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8084.0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3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樊慧庆;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9/02 | 分类号: | C01B19/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珊瑚 氧化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珊瑚状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文献“K.ANANDAN,V. RAJENDRAN,SIZE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SnO2 NANOPARTICLES:FACILE SOLVOTHERMAL PROCES S,Journal of Non-Oxide Glasses 2(2010)83-89”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利用高压水热的方法,所得粒子直径均在纳米范围,尺寸分布范围窄。
该方法属于一步合成法,但是为了获得纳米颗粒,合成方法长达15h,在大规模生产中不经济实用;高压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所得纳米粒子的形貌和结晶性不好,这使得二氧化锡的某些性能如光催化性能、气敏性能受到了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二氧化锡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制备二氧化锡纳米颗粒时间长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珊瑚状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紫外光辐射锡盐混合溶液,同时辅以热处理的方法,获得了结晶性良好的珊瑚状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可以缩短制备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时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珊瑚状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a)配制0.08~0.14mol/L的K2S2O8溶液和0.04~0.12mol/L的SnCl2溶液;
(b)将质量分数为65%的浓HNO3溶液、K2S2O8溶液和SnCl2溶液按体积比1∶2∶2量取,磁力搅拌10~20min,使之混合均匀;
(c)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光化学反应仪中,在500W的低压汞灯下紫外光照射5~60min,同时搅拌;
(d)将所得产物经过去离子水和乙醇的多次离心清洗直至pH值为7,60℃干燥;
(e)以1~3℃min-1的速率升温至600℃,保温1.5~2.5h,得到珊瑚状二氧化锡纳米颗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紫外光辐射锡盐混合溶液,同时辅以热处理的方法,获得了结晶性良好的珊瑚状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缩短了制备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时间,制备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时间由背景技术的15h缩短为2~6h。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实施例1、2所制备的珊瑚状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XRD图谱。
图2(a)是实施例2制备的珊瑚状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SEM照片,图2(b)是实施例3制备的珊瑚状二氧化锡纳米颗粒的SEM照片。
图3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珊瑚状二氧化锡纳米颗粒与市售的二氧化锡的光催化性能对比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分别配制0.08mol/L的K2S2O8溶液和0.04mol/L的SnCl2溶液;将2ml质量分数为65%的浓HNO3溶液加入到K2S2O8溶液中,磁力搅拌10min,使之混合均匀;将SnCl2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光化学反应仪中,在500W的低压汞灯下紫外光照射5min,同时搅拌;将得到的样品经过去离子水和乙醇的多次离心清洗直至pH值为7,60℃干燥;以1℃min-1的速率升温至600℃,保温1.5h,收集所得样品进行各种测试表征。
从图1可以看出,在2θ值为26.6°,33.9°,39.0°和51.8°处均存在着明显的衍射峰,结合其他一些较弱的峰,对应着金红石型的二氧化锡,说明在本实施例的反应条件下,生成的材料确实是二氧化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80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