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低温前处理复合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8168.4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7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詹志春;吕涛;杨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1 | 分类号: | D06M11/71;D06M16/00;C12S11/00;D06L3/02;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低温 处理 复合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染整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固体低温前处理复合制剂。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行业多采用传统的印染前处理工艺,依靠强酸、强碱和高温对棉麻进行处理,这不仅损伤了纤维的强度,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节能工艺已成为印染厂家迫切需求的技术。
精练酶制剂是纺织行业印染加工中使用的、用于精练工序的、起着生物催化水解作用的酶,常用的精练酶制剂包括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它作为一种高效、专一、温和的催化剂,已成为印染前处理工艺研究中的热点。由于精练酶制剂可以去除棉纤维中的果胶质、蜡质和含氮物质等天然杂质,且结合棉针织物间歇加工特点,采用精练酶制剂可以方便地调整印染前处理的加工工艺,而不需要对设备进行改动,因此关于精练酶制剂在棉针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更是热点中的热点。
CN201010585309.3公开了一种中性低温精练酶及其在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CN02148527.5公开了一种全棉或涤/棉针织物氧化浸渍生物酶间歇前处理工艺。上述公开文件中的精练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工艺虽然能够降低或避免传统的强酸、强碱等化学助剂对棉纤维的损伤,但是处理效果不理想,其缺陷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普通精练酶制剂功能单一,棉蜡与棉籽壳去除效果甚微;其二、液态精练酶稳定性差,应用效果波动比较大;其三、普通精练酶不耐氧化性,精练和漂白必须分开,工艺流程长;其四、精练效果单一,需要增加一道高温漂白工艺来弥补其不足。这些缺陷使得采用现有的精练酶制剂既不能达到降低能耗、清洁生产的目的,且经其处理的棉针织物的效果也不甚理想,所以现有的精练酶多被选择性用于个别深色品种的棉针织物的前处理上,局限性较大,从而导致精练酶制剂在前处理应用推广中受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精练酶制剂在棉针织物前处理工艺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无需高温漂白工艺、能耗低、处理棉针织物的效果理想的固体低温前处理复合制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固体低温前处理复合制剂,由精练酶制剂A和助剂B组成,其中精练酶制剂A的重量占比为20~40%,助剂B的重量占比为60~80%;所述精练酶制剂A中各组分及其重量占比为碱性果胶酶10~70%,角质酶0~50%,木聚糖酶0~30%,纤维素酶0~30%;所述助剂B中各组分及其重量占比为双氧水活化剂20~40%,磷酸盐60~80%。
可选地,所述助剂B中的磷酸盐为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磷酸氢二钠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的混合物。
所述助剂B中的双氧水活化剂的组分及其重量占比为双氧水酰类活化剂30~70%,双氧水腈类活化剂30~70%。
可选地,所述双氧水酰类活化剂为壬酰氧苯磺酸盐、四乙酰乙二胺、N-酰基己内酰胺、乙酰化葡萄糖中的一种。
所述双氧水腈类活化剂为甜菜碱酰胺乙氨基腈盐酸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所提供的固体低温前处理复合制剂解决了目前精练酶存在的问题,可以有效去除棉纤维中的棉蜡与棉籽壳,效果稳定、适用于各种深浅色的棉针织物,可应用于采用酶氧一浴法工艺,将精练和漂白合二为一,简化了工艺流程,无需高温处理,降低了综合成本,符合国家节能降耗的产业政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按照如下比例配制100g的固体低温前处理复合制剂:
按照上表称取各组分的固体,充分混合得到固体低温前处理复合制剂1。
固体低温前处理复合制剂1中组分及重量占比为酶制剂A占30%,助剂B占70%。
酶制剂A中组分及重量占比为碱性果胶酶60%,角质酶40%。
助剂B中组分及重量占比为双氧水活化剂40%,磷酸盐60%。双氧水活化剂中组分及重量占比为四乙酰乙二胺(双氧水酰类活化剂)60%,甜菜碱酰胺乙氨基腈盐酸盐(双氧水腈类活化剂)40%。磷酸盐为磷酸氢二钾。
实施例2
按照如下比例配制100g的固体低温前处理复合制剂:
按照上表称取各组分的固体,充分混合得到固体低温前处理复合制剂2。
固体低温前处理复合制剂1中组分及重量占比为酶制剂A占40%,助剂B占60%。
酶制剂A中组分及重量占比为碱性果胶酶10%,角质酶30%,木聚糖酶30%,纤维素酶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新华扬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8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高可靠性的汽车门锁防盗控制机构
- 下一篇:一种提炼五氧化二钒的焙烧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