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泵车和泵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8352.9 | 申请日: | 2012-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姚震;周素阳;邱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媛睿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泵车和泵送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泵车是一种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进行输送的工程机械。其在进行混凝土输送时,具备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在各种非常复杂的工况下发挥作用,而且方便移动。
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泵车一般由在载重汽车的底盘上进行改造而成,其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泵送系统1、底盘2、臂架3,泵送系统的泵送油缸和输送缸安装于底盘上,穿过底盘。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泵车,泵送主油缸和输送缸都安装在底盘上,穿过底盘,与臂架设置的非常紧凑,各部件拆卸很不方便,不利于泵送主油缸、输送缸、液压油泵等部件的检修,也不利于更换不同排量的泵送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泵车和泵送装置,以提高混凝土泵车部件检修的效率,同时实现泵送装置模块化,方便不同排量泵送系统的切换。为此,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底盘2、臂架3和泵送装置,其中,所述泵送装置包括移动式支撑4及设于移动式支撑4上的泵送系统1,移动式支撑4与底盘2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的,底盘2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泵送装置的连接结构5,连接结构5设于底盘2的尾部和/或前部和/或侧部。
优选的,还包括拉杆6,拉杆6的两端分别与底盘2和移动式支撑4连接。
优选的,移动式支撑4的下部安装有轮胎7,用于移动式支撑4的移动。
优选的,移动式支撑4还设置有导向轮8,用于控制移动式支撑4的移动方向。
优选的,移动式支撑4上设置有臂架支承9。
优选的,移动式支撑4上设置有主阀块支架10,用于安装液压系统的主阀块。
一种泵送装置,包括移动式支撑4及设于移动式支撑4上的泵送系统1,移动式支撑4上设置有连接结构5,用于与混凝土泵车的底盘2可拆卸地连接;
其中,泵送系统1由料斗11、输送缸12和泵送油缸13组成。
优选的,
移动式支撑4的下部安装有轮胎7,用于移动式支撑4的移动;
移动式支撑4还设置有导向轮8,用于控制移动式支撑4的移动方向。
优选的,
移动式支撑4上设置有主阀块支架10,用于安装液压系统的主阀块;
泵送油缸13通过所述主阀块与混凝土泵车上的液压泵连通。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混凝土泵车包括底盘、臂架和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包括移动式支撑及设于移动式支撑上的泵送系统,移动式支撑与底盘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提高混凝土泵车部件检修的效率,同时实现泵送装置模块化,方便不同排量泵送系统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混凝土泵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泵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泵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泵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泵送系统 2、底盘
3、臂架 4、移动式支撑
5、连接结构 6、拉杆
7、轮胎 8、导向轮
9、臂架支承 10、主阀块支架
11、料斗 12、输送缸
13、泵送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泵车,包括底盘2、臂架3和泵送装置,泵送装置包括移动式支撑4及设于移动式支撑4上的泵送系统1,移动式支撑4与底盘2可拆卸地连接。其中的泵送系统1包括料斗11、输送缸12和泵送油缸13。将泵送系统1从底盘2上分离出来,安装于移动式支撑4上,形成独立的可以与底盘2连接也可以拆卸的泵送装置模块。在此结构下,输送缸12和泵送油缸13都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拆卸和检修。泵送系统1和移动式支撑4组成独立的泵送装置,可以安装于底盘2上,也可以拆卸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8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块体纳米晶复合稀土永磁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液氮烟雾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