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吸能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9047.1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5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朱胜杰;杜文鑫;孙开军;李国林;李宏华;韦兴民;吴成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吸能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防碰撞缓冲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上吸能效果明显的汽车吸能盒。
背景技术
汽车已经成为人类出行的代步工具,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效率,与此同时,汽车碰撞安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汽车车身的吸能能力对车内乘客的保护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汽车的碰撞性能是汽车整体安全性设计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目前的汽车设计中,通常是采用安装在汽车前部和尾部的保险杠系统来保证车厢结构框架在低速碰撞下不受严重破坏,从而保证车内成员以及汽车主体结构本身的安全。为了尽可能的吸收撞击的动能,在现在的保险杠系统设计中,往往会加入一个变形元件,即所谓的碰撞吸能盒。但是现在使用的吸能盒,结构简单,吸能效果不明显。
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1712305A,公布日2010年5月26日,发明的名称为汽车吸能盒,具有两端开口的吸能盒本体,吸能盒本体沿车身纵向呈阶梯状,吸能盒本体接有用于与汽车前保险杠连接的前连接板和用于与汽车前纵梁连接的后连接板,汽车安发生碰撞时阶梯状结构的吸能盒压溃变形吸收能量,避免对乘员的伤害,这种结构的吸能盒在缓冲吸能的时候,受力方向沿着车身的纵向,受力支撑点只有吸能盒的前端和后端两个位置,吸能盒的压溃吸能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的汽车吸能盒吸能效果不明显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吸能盒,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吸能效果好,保证乘员的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吸能盒,包括吸能盒本体,吸能盒本体呈A字形结构,吸能盒本体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和盒盖连接在一起构成腔体结构,盒体和盒盖连接部分为套叠结构,吸能盒本体的顶端为前连接部,吸能盒本体底端为两个连接蹄,吸能盒本体的左右两个倾斜的侧面上分别设有若干横向吸能槽,两个倾斜侧面的截面在有吸能槽的位置呈波浪形,盒体底面的板面上和盒盖底面的板面上分别设有吸能孔,吸能孔每个边的边缘都呈波浪形,吸能孔两个靠近左右倾斜侧面的波浪形边缘的内凹波谷与吸能槽位置一一对应。吸能盒本体顶端的前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汽车前横梁上,吸能盒本体底端的两个连接蹄固定连接在汽车机舱上,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吸能盒本体吸收能量,减小对乘员的伤害。吸能盒本体呈A字形,左右两侧面倾斜,使吸能盒受到撞击时的受力方向是从顶端开始沿着两个倾斜方向向吸能盒的底端发散开来,有利于碰撞时能量的发散,吸能盒的吸能效果好,保证乘员的安全。吸能槽和吸能孔有利于吸能盒碰撞时的吸能溃缩,增加吸能效果。在两个连接蹄之间形成一个凹槽,有利于吸能盒的溃缩。梯形的吸能孔较短的上底边靠近吸能盒的顶端,较长的下底边靠近吸能盒的底端。吸能孔呈波浪形有利于吸能盒的溃缩变形吸能。盒体和盒盖连接部分为套叠结构,盒体和盒盖边缘的端面没有与之相抵的部件,因此发生碰撞时盒体和盒盖更容易向对方的方向溃缩,增加吸能效果。
作为优选,吸能孔两个靠近左右倾斜侧面的波浪形边缘的内凹波谷与吸能槽位置一一对应。吸能孔波浪形边缘的波谷与吸能槽位置一一对应,波谷和吸能槽都是内凹的,在它们相对位置的吸能盒面板的宽度就较小,有利于吸能盒的溃缩变形。
作为优选,吸能盒本体左右两个倾斜侧面的倾斜角为10°~30°。倾角太小吸能盒碰撞时对能量分散较小,倾角太大吸能盒强度减小,极易变形,吸能盒连接的可靠性低。
作为优选,吸能槽有四条,吸能槽的深度与宽度之比为1:1~1:1.5。四条吸能槽等间距设置在吸能盒本体倾斜的侧面上,有利于溃缩吸能。吸能槽的深度与宽度之比太大就会降低整个吸能盒的强度,吸能槽的深度与宽度之比太小就会使吸能盒的吸能效果不佳。吸能槽的深度与宽度之比在1:1~1:1.5范围内既有利于保证吸能盒的强度,有有利于保证吸能盒的吸能效果。
作为优选,盒盖的深度和盒体的深度相同,盒体的深度与套叠结构的宽度之比为2:1~3:1。它们的比例适当,使盒体和盒盖连接在一起形成空腔结构的腔体大小适当既满足吸能盒要求的吸能效果,又满足了吸能盒的强度要求。套叠结构的宽度适当既满足盒体和盒盖的连接强度,又有利于碰撞时盒体和盒盖向对方的方向溃缩。
作为优选,前连接部的端面为开口结构,前连接部端面边缘设有向内的翻边,前连接部端面边缘的转角位置设有角弱化缺口。前连接部先焊接上连接板,然后通过连接板可拆卸连接在前横梁上,翻边方便了前连接部和连接板的焊接。角弱化缺口减小了前连接部转角位置的强度,有利于吸能盒的溃缩吸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9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程控电机
- 下一篇:一种车间机床运行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