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季戊四醇油酸酯油溶性缓蚀剂的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9235.4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芳远 |
主分类号: | C10M163/00 | 分类号: | C10M163/00;C23F11/02;C10N30/12;C10N40/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季戊四醇 油酸 酯油溶性缓蚀剂 配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产品属于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季戊四醇油酸酯油溶性缓蚀剂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人们为防止金属腐蚀、生锈,常将矿物油、润滑油加入少量能够显著提高油膜保护金属抵御大气腐蚀能力的物质来配制成油溶性缓蚀剂。油溶性缓蚀剂一般由基础油和缓蚀材料组成,季戊四醇油酸酯就是一种良好的缓蚀材料。季戊四醇油酸酯,简称PETO,外观为无色或黄色液体,其合成方法是:以季戊四醇和油酸为原料,在有机酸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脱水缩合反应,季戊四醇与油酸的重量比可为1∶9,有机酸催化剂的加入量可为季戊四醇和油酸总重量的1%,然后在真空度为20~100Pa的高真空条件下脱去残酸制得季戊四醇油酸酯。季戊四醇油酸酯耐高温性好、润滑性能佳、粘温性优异、低温流动性好、抗燃性能佳等特点,生物降解率大90%以上,可用于调配要求环保的液压油、链锯油和水上游艇的发动机油,适用于在高速纺油剂、航空发动机润滑油、金属高温加工油等领域应用,亦可作为金属缓蚀防锈剂使用。季戊四醇油酸酯是一种酯类缓蚀剂,酯类缓蚀剂一般很少单独使用,常与其他缓蚀剂复配,以提高防锈性或作为其他缓蚀剂的助溶剂。本发明以润滑油、季戊四醇油酸酯、乳化剂S80、高碱性磺酸盐、苯并三氮唑为原料,以化学反应釜为容器,辅以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来制备季戊四醇油酸酯油溶性缓蚀剂,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来源丰富,产品质量好等一系列优点,产品具有优良的缓蚀、防锈的性能,适宜于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铜的缓蚀防锈,主要用于内燃机、柴油机润滑油中,作为浮游分散剂,防止积炭的产生,也可涂抹在金属表面作缓蚀防锈剂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批量制备季戊四醇油酸酯油溶性缓蚀剂的方法,该剂是以润滑油、季戊四醇油酸酯、乳化剂S80、高碱性磺酸盐、苯并三氮唑为原料,以化学反应釜为容器,辅以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来制备季戊四醇油酸酯油溶性金属缓蚀剂,生产该产品使用的原料配比是:润滑油85%-87%、季戊四醇油酸酯8%-10%、乳化剂S80 2%、高碱性磺酸盐2%、苯并三氮唑1%。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季戊四醇油酸酯油溶性缓蚀剂的配制方法,其特征由以下步骤构成:
(1)将配方量的润滑油送入化学反应釜,控制温度在35℃-40℃之间,边搅拌边缓慢的加入配方量的季戊四醇油酸酯,搅拌10分钟后加入配方量的乳化剂S80,继续搅拌20分钟。
(2)将温度调至25℃-30℃之间,继续搅拌,将配方量的高碱性磺酸盐加入,搅拌10分钟后加入配方量的苯并三氮唑,继续搅拌10分钟后停止搅拌得到季戊四醇油酸酯油溶性缓蚀剂成品。
(3)使用时,可将季戊四醇油酸酯油溶性缓蚀剂用于内燃机、柴油机润滑油中,作为浮游分散剂,防止积炭的产生,也可涂抹在金属表面作缓蚀防锈剂使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步骤(1)所述的温度为38℃;
步骤(2)所述的温度为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季戊四醇油酸酯油溶性缓蚀剂的配制方法,该配制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产品用于内燃机、柴油机润滑油中,作为浮游分散剂,防止积炭的产生,也可涂抹在金属表面作缓蚀防锈剂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占总量为85%的润滑油送入化学反应釜,控制温度在35℃-40℃之间,边搅拌边缓慢的加入占总量为10%的季戊四醇油酸酯,搅拌10分钟后加入占总量为2%的乳化剂S80,继续搅拌20分钟;将温度调至25℃-30℃之间,继续搅拌,将占总量为2%的高碱性磺酸盐加入,搅拌10分钟后加入占总量为1%的苯并三氮唑,继续搅拌10分钟后停止搅拌得到季戊四醇油酸酯油溶性缓蚀剂成品;使用时,可将季戊四醇油酸酯油溶性缓蚀剂用于内燃机、柴油机润滑油中,作为浮游分散剂,防止积炭的产生,也可涂抹在金属表面作缓蚀防锈剂使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芳远,未经张芳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92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科技项目申请书特征词提取方法
- 下一篇:水性环氧化合物的环氧值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