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件升级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210029816.8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6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郭素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5 | 分类号: | 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梁丽超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件 升级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件升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手机越来越普及,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复杂,此外,手机市场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新款产品不断被推出。因此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手机生产厂商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要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另一方面也要对上市产品进行维护升级,然而,由于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复杂,导致版本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越大,一旦版本出现故障,则需要提供售后版本并且通知用户到售后网点进行版本升级。
但是,上述这种到售后网点进行升级的方法存在一些缺陷,例如:
(1)售后成本高,需要大量的售后网点;
(2)由于用户要亲自到售后网点进行版本升级,而造成用户的不便;
(3)如果终端的版本升级不及时,则会影响到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因此,由上述的版本升级方法可以看出,当版本出现故障时,到售后网点对版本进行升级就要求厂商建立大量的售后网点,提高了厂商的售后成本,同时,用户亲自到售后网点对版本进行升级也对用户造成了不便,当用户不能及时到售后网点对版本进行升级时,则降低了解决版本故障的效率,影响用户的满意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件升级方法和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软件版本升级所需的成本高、软件版本升级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升级方法,包括:移动终端下载补丁文件,其中,补丁文件为修复移动终端中当前故障的软件版本所需要的文件;移动终端加载并激活下载的补丁文件。
优选地,在下载补丁文件之前,上述软件升级方法还包括:补丁文件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将待修复函数的补丁函数的代码生成可发布到网络上的补丁文件作为下载的补丁文件。
优选地,可发布到网络上的补丁文件的补丁头信息包括:可发布的补丁文件的版本号、补丁文件的基础版本的版本号、补丁函数的名称以及待修复函数的入口地址。
优选地,将待修复函数的补丁函数的代码生成可发布的补丁文件,包括:将待修复函数的补丁函数的代码生成可重定位的补丁文件;对可重定位的补丁文件添加补丁头信息,将可重定位的补丁文件生成可发布到网络上的补丁文件。
优选地,移动终端加载并激活下载的补丁文件之前,上述软件升级方法还包括:获取补丁文件的基础版本的版本号和当前故障的软件版本的版本号;在补丁文件的基础版本的版本号和当前故障的软件版本的版本号一致时,确定加载可发布到网络上的补丁文件。
优选地,移动终端加载补丁文件,包括:获取可发布的补丁文件中的可重定位的补丁文件;将可重定位的补丁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并根据可重定位的补丁文件在内存中的地址计算补丁函数的入口地址。
优选地,移动终端激活补丁文件,包括:获取补丁函数的入口地址和待修复函数的入口地址;根据补丁函数的入口地址和待修复函数的入口地址生成跳转指令,将跳转指令覆盖到待修复函数的第一条指令处,激活补丁文件。
优选地,移动终端加载补丁文件,包括:在下载补丁文件后,直接对补丁文件进行加载;或者在下载补丁文件后,在移动终端再次启动时,对补丁文件进行加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软件升级装置,位于移动终端中,包括:下载模块,用于下载补丁文件,其中,补丁文件为修复移动终端中当前故障的软件版本所需要的文件;激活模块,用于加载并激活下载的补丁文件。
优选地,上述软件升级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补丁文件的基础版本的版本号和当前故障的软件版本的版本号;确定模块,用于在补丁文件的基础版本的版本号和当前故障的软件版本的版本号一致时,确定加载可发布到网络上的补丁文件。
优选地,激活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可发布的补丁文件中的可重定位的补丁文件;加载单元,用于将可重定位的补丁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并根据可重定位的补丁文件在内存中的地址计算补丁函数的入口地址。
优选地,激活模块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补丁函数的入口地址和待修复函数的入口地址;激活单元,用于根据补丁函数的入口地址和待修复函数的入口地址生成跳转指令,将跳转指令覆盖到待修复函数的第一条指令处,激活补丁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98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材料安装板的铝油冷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轮机的轴封供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