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地形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0589.0 | 申请日: | 2012-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1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成水平;钟非;吴娟;向东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形 潜流 人工 湿地 组合 系统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湿地单元(16,17,18),所述的湿地单元包括湿地单元框架(13,14,15)、布水管(1,3,5)、集水管(2,4,6)、进水管(19)、连接管(20,21)、出水阀(7)、出水竖管(8)和虹吸管(9),所述的湿地单元(16,17,18)间通过集水管(2,4,6)或布水管(1,3,5)相连,所述湿地单元(16,17,18)内填充有基质(10,11,12),所述的三个湿地单元垂直分布呈逐级落差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的两个湿地单元间,后面的湿地单元上表面与前面的湿地单元上表面的高度差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前面的湿地单元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湿地单元(16)内设置有湿地单元框架(13),第一湿地单元(16)内填充有基质(10),所述的进水管(19)与布水管(1)相连,布水管(1)设置在第一湿地单元(16)上部,所述的集水管(2)设置在第一湿地单元(16)底部;
或所述的第二湿地单元(17)内设置有湿地单元框架(14),第二湿地单元(17)内充填所述的基质(11),所述的连接管(20)连接集水管(2)和布水管(3),所述的布水管(3)设置在第二湿地单元(17)底部,所述的集水管(4)设置在第二湿地单元(17)上部;
或所述的第三湿地单元(18)内设置有湿地单元框架(15),第三湿地单元(18)内充填所述的基质(12),所述的连接管(21)连接集水管(4)和布水管(5),所述的布水管(5)设置在第三湿地单元(18)上部,所述的集水管(6)设置在第三湿地单元(18)底部;所述的出水阀(7)以及所述的出水竖管(8)与集水管(6)相连,所述的出水竖管(8)末端连有虹吸管(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的粒径范围从第一湿地单元到第三湿地单元依次为16-32mm,8-16mm,4-8mm;
或所述的基质选自沸石、陶粒、页岩或钢渣,填充深度为湿地单元框架高度的80%-90%;
或所述的每一湿地单元内只填充一种基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地单元(16,17,18)内种植的湿生植物选用美人蕉、鸢尾、香蒲、菖蒲、再力花、风车草或芦荻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种植密度10-20株/平方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湿地单元高度为0.5-1.5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湿地组合系统中各湿地单元的氧化还原状态从第一湿地单元到第三湿地单元依次为好氧-厌氧-兼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湿地单元至第三湿地单元,水流方向依次为下、上、下。
9.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用作处理污水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步骤:
(I)污水从进水管(19)进入潜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通过布水管(1)均匀分布至第一湿地单元(16)中;水体经一级净化后经集水管(2)流入连接管(20);
(II)连接管(20)中经一级净化的水体通过布水管(3)均匀分布至第二湿地单元(17)中;水体经二级净化后经集水管(4)流入连接管(21);
(III)连接管(21)中经二级净化的水体通过布水管(5)均匀分布至第三湿地单元(18)中;水体经三级净化后经集水管(6)流入到出水竖管(8),经虹吸管(9)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05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