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区间测速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1229.2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宗席;姚征;李伟;黄益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鼎讯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54 | 分类号: | G08G1/054;G08G1/01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技术 复合型 区间 测速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区间测速系统,包括间隔设置于道路上的若干智能监控终端(1),该监控终端包括电源模块、起运算和控制作用的中央控制单元(2)、进行图像信息采集的高清摄像模块(6)以及存储数据的存储器模块(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中央控制单元(2)相连接实现智能监控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信号收发模块(7);所述中央控制单元(2)还与连接有进行速度信息采集的平板窄波雷达(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区间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起补光作用的补光灯(10),该补光灯通过补光灯控制模块(5)与中央控制单元(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区间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2)还连接有用于进行能见度分析的能见度探测模块(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复合型区间测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有GPS校时模块。
5.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区间测速系统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检测道路上是否有运动的物体存在,如没有,则继续检测;如有运动物体存在,则执行步骤b;
b.采用图像的差分算法提取运动物体的轮廓,去除轮廓中的阴影干扰,获取物体的实际轮廓;
c.分析步骤b中获取的图像中是否有可识别的车牌号存在,如有车牌号存在存在,则判定为机动车并执行步骤d;如没有,则执行步骤e;
d.对该机动车是否有不按车道行驶、违法停车的行为存在,如有违法行为存在,则通过无线信号收发模块将该车辆信息上传至综合管理平台;
e.获取的图像轮廓与存储的机动车参数相比较,看是否符合机动车的比例和尺寸,如不符合,则行步骤f;如符合,则判定为不带牌照的机动车,并将该车辆的信息上传至综合管理平台;
f.获取的图像轮廓与存储的三轮车参数相比较,看是否符合三轮车的比例和尺寸,如不符合,则行步骤g;如符合,则判定为三轮车,并将该信息上传至综合管理平台;
g.将获取的图像轮廓与存储的双轮车参数相比较,看是否符合双轮车的比例和尺寸,如不符合,则行步骤h;如符合,则判定为双轮车,并将该信息上传至综合管理平台;
h.将获取的图像轮廓与存储的行人参数相比较,看是否符合行人的比例和尺寸,如不符合,则将该轮廓判定为干扰信号;如符合,则判定为行人,并将该信息上传至综合管理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型测速系统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见度识别步骤,该步骤包括:
i-1.在智能监控终端的可视范围内设置1~5个带有标示的标牌,标牌距离智能监控终端的距离不相等且位于20~500m之间;
i-2.在能见度良好状态下存储每个标牌的图像;
i-3.检测时,实时采集每个标牌的图像,并判断每个标牌上标示的清晰程度,来得出当前的能见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复合型测速系统的物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速度检测步骤,该步骤包括:
j-1.通过平板窄波雷达(3)检测过往车辆的速度,判断该速度是否超过规定值;
j-2.判断瞬时该速度是否超过规定值,如果判断为超速,触发高清摄像模块(6)进行拍照取证;
j-3.利用车牌号作为同一车辆的唯一标示,通过车辆经过两点的区间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计算出区间速度;
j-4.判断区间速度是否超过规定值,如果区间速度超速,则触发高清摄像模块(6)进行拍照取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鼎讯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鼎讯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12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屏幕显示讯息的显示方法
- 下一篇:使用光纤的渗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