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口径玻璃、金属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1714.X | 申请日: | 201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昆玉;常传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昆玉 |
主分类号: | F24J2/04 | 分类号: | F24J2/04;F24J2/4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玻璃 金属 闷晒式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口径玻璃、金属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属于太阳能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太阳能热水器领域有三种基本形式存在,1、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2、平板式热水器;3、闷晒式热水器(该类型热水器设计相对简单,一般以水桶和水袋等形式存在)。
随着建筑物向小高层和高层领域发展,低层建筑物多以坡顶屋面设计,从而给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和建筑物一体化设计带来普及使用的难题:一、由于现行太阳能热水器都带有一个大水箱,如果安装于立面,水箱难以放置或放置不便;安装于屋顶坡面难以固定,若放在屋脊上,将会超出建筑物避雷针保护范围,极易遭雷击,非常不安全;若坡面屋顶设计,预留太阳能安装小平台,也会导致屋面结构复杂,给建筑屋面防水带来隐患;二、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热水器都是采用集热、热循环、蓄热的结构形式,热传递的损失较大,导致热水温度过低,特别是建筑物立面安装利用率不高。在目前小高层和高层建筑物难以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缺陷的,实现了太阳能热水器承压无水箱设计,可以方便的安装在建筑物阳光立面、坡面或者平面上的大口径玻璃、金属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大口径玻璃、金属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管组件,真空管组件包括大口径内翻法兰口真空管,大口径内翻法兰口真空管的内壁涂覆有选择性吸热涂层,大口径内翻法兰口真空管的法兰口处设置有法兰密封装置,并通过法兰密封装置连接有进出水管组合一体盖,进出水管组合一体盖的一端连接有进水导管和出水软体弯头,其中进水导管伸入大口径内翻法兰口真空管的末端,出水软体弯头位于大口径内翻法兰口真空管的法兰口的内侧。
进水导管伸入大口径内翻法兰口真空管的末端,出水软体弯头位于大口径内翻法兰口真空管的法兰口的内侧,这种设置的优点为,可防止冷热水过度混合,从而实现冷水推动热水至出水管,采用出水软体弯头可防止热水器在运行时管内产生气室。
大口径内翻法兰口真空管优选采用专利号为CN201020652934.0中涉及到的真空太阳能集热管。
所述的法兰密封装置包括法兰头、密封件和紧固螺母,法兰头的一端通过密封件设置在大口径内翻法兰口真空管的法兰口处并通过紧固螺母固定,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的法兰头为金属法兰头或非金属法兰头。
所述的密封件为硅胶密封圈。也可以为软橡胶或橡塑密封圈。
所述的进出水管组合一体盖的一端设置有预留口,另一端为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进出水管组合一体盖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其中进水管与进水接口相通,出水管与出水接口相通,进水导管与进水接口相连接,出水软体弯头与出水接口相连接,进出水管组合一体盖设有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的一端设置有与法兰头的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
预留口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用于加装安全阀、传感器或者电加热装置。
所述的大口径内翻法兰口真空管的外壁覆盖有高透光率防爆膜层。当真空管发生爆裂时,高透光率防爆膜层可保证不出现玻璃飞溅的现象。
所述的真空管组件为多组,相邻的真空管组件之间通过万向连接器相连接,万向连接器的一端连接上一个真空管组件的出水管,另一端连接下一个真空管组件的进水管。
所述的万向连接器包括软体密封套,软体密封套的外侧套接有金属套。
所述的万向连接器包括金属软管,金属软管的内壁两端分别设有软体密封套。
采用万向连接器有利于消除装配公差,金属套可使得承压稳定,强化密封效果。
软体密封套可以是硅胶套、橡胶套或橡塑套。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大口径玻璃、金属闷晒式太阳能热水器采用大口径内翻法兰口真空管,既是集热器也是储水器,不再需要采用水箱,实现了太阳能热水器承压无水箱设计,可方便的安装在建筑物阳光立面、坡面或平面上,是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换代产品;符合建筑一体化设计要求,结构合理、运行安全、稳定,特别适用于小高层、高层建筑物;由于采用闷晒式集热原理,没有循环启动基础温度、热损小,集热效果明显优于目前市场上热循环式的太阳能热水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进出水管组合一体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6是万向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昆玉,未经王昆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1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数字网报的精细导航系统
- 下一篇:轮胎安全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