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约化肉鸭生态养殖模式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3430.4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伟祥;董阳;陈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韩介梅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约化 生态 养殖 模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约化肉鸭生态养殖模式。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养鸭国,鸭养殖量占世界的70%,占亚洲的86.5%。我国养鸭主要以两广、两湖、浙江、江苏等南方省份为主,其养殖量占全国的80%以上。
鸭子是水禽,其饮水、饮食、交配等都在水中进行,日常生活不可无水,传统肉鸭养殖模式通常是单一散养模式,在养殖过程中大量排泄物进入池塘,致使环境中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气和硫化氢等,滋生了大量细菌、病毒,导致肉鸭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率高,品质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农村普遍采取的方法就是换水,即先抽出一部分旧水,然后注入等量的新水,每次换20-30公分,以便改善池塘水体水质,但由于池塘排出的水体未经任何处理,导致周边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身心健康。
一只鸭平均每天排出鲜粪100克,每万只鸭每天产粪达1吨。按肉鸭饲养周期50天计算,万只鸭场一个养殖周期内产出鲜粪超过50吨。肉鸭养殖中产生的大量粪便以及粪便流失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和处理好这个问题已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方式是将肉鸭粪便作为有机无机复混肥直接施用,其最大的障碍是含水率高、恶臭,此外,氨气的大量挥发,造成肥效降低,病原微生物与杂草种子还会对环境构成威胁。
蚯蚓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生物之一,可作为畜禽天然的高蛋白饲料。蚯蚓营养丰富,其粗蛋白的含量(60.4%)仅稍次于秘鲁鱼粉而高于其他常规饲料,粗脂肪含量(8.5%)和代谢能(13.23千焦)均高于其他常规饲料。同时,蚯蚓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蚯蚓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30多种药用酶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尤其富含一种被称为血管清道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是肌体细胞抵御氧化损伤最重要的酶类之一。蚯蚓粪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复合肥,能显著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的生长。
肉鸭养殖饲料成本占养殖生产总成本的65%左右,利用蚯蚓蛋白代替鱼粉等饲料作为肉鸭养殖部分饲料,可以大幅降低饲料的配制成本和养殖成本,提高饲料业、养殖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使两者均实现优质、高效、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十二五”战略规划的措施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约化肉鸭生态养殖模式,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处理鸭塘废水,对鸭粪和鸭塘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使之达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形成养鸭场良性循环的养殖模式,以改善周边环境,提升肉鸭品质。
本发明的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集约化肉鸭生态养殖模式采用由肉鸭养殖,蠕虫堆肥和养殖废水处理形成生态循环模式,肉鸭养殖中在陆地上产生的粪便与农作物秸秆按4-6:3的比例预堆制,生成的堆肥进行蚯蚓养殖,生产的蚯蚓作为肉鸭养殖的蛋白饲料,蚓粪作为有机肥,供蔬菜种植使用;在肉鸭养殖水塘养殖水生植物,使水生植物面积占水面面积的1/4,作为肉鸭养殖的青饲料,并按每亩水域投加50公斤鱼类水生动物,池塘养鸭废水依次经潜流人工湿地、温室蔬菜大棚土壤渗滤系统处理,尾水回流到肉鸭养殖塘。通常,潜流人工湿地负荷为0.05m3/m2·d,种植慈姑、水芹菜或茭白。
农作物秸秆的长度切割为3-5mm;所说的预堆制控制堆体湿度75-85%,堆制时间6-7天;堆肥进行蚯蚓养殖按每亩投加40吨堆肥,40-45公斤种蚓。
本发明以多学科理论为导向,以生物资源为基础,以种养殖耦合废弃物循环利用为纽带,消除养殖业污染,并实现生态循环效应。利用蚯蚓喜实畜禽粪便和作物秸秆等特点,通过将鸭粪和秸秆等堆肥来处理畜禽粪便,使项目整体实现生态、环保、绿色、无污染,组合形成多位一体“综合利用”生态系统,实现在同一区域治污同步,种养殖并举,建立一个生物种群较多,食物链结构健全,能流物流循环的生态循环效应体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集约化肉鸭生态养殖模式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3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装箱维修工装旋转设备
- 下一篇: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