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电流测量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3911.5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5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隆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亚D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 电流 测量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电流测量电极。更详细地说,涉及使检测极旋转(圆周运动)、且通过极谱法(polarographic)方式或伽伐尼电池方式来对试料液中的成分所对应的电解电流进行测量的电解电流测量电极。
背景技术
历来,以残留氯、溶解臭氧、需氯量、二氧化氯等的测量为目的,使用的是极谱法方式或伽伐尼电池方式的电解电流测量装置。
在这些测量方式中,在试料液中浸渍:由白金、金等的贵金属或玻璃状碳等构成的检测极;和由相对于检测极具有充分大的表面积的银等构成的对极,且在两极间之间施加适当的固定电压而在检测极邻域使测量对象成分的电解还原(或氧化)发生就得到电解电流,通过对其加以测量来求得规定成分的浓度。
在这样的测量方式中,在检测极的表面得到薄而均匀的扩散层,且测量与测量对象成分的浓度成比例的电解电流(扩散电流)。为了持续地得到该扩散层,要进行的是对于试料液赋予与检测极表面相对应的一定的线速度。即要进行的是使试料液相对于检测极表面进行相对性的流动。
作为使试料液相对于检测极表面进行相对性的流动的方法,历来采用的是移动检测极的方法和移动试料液的方法。其中,移动检测极的方法因为需要高速移动检测极,所以不能将来自检测极的导线直接连接在电流计上。因此,在初始阶段,经由有流动性的水银,使用了将来自检测极的导线和引向电流计的导线加以连接的水银触点,但环境上的问题存在。
因此,作为不使用水银触点的方法,所进行的是,使安装有检测极的支承体进行旋进(歳差:precession)运动,且在作为该旋进运动的支点的位置的邻域连接导线(专利文献1)。这种情况下,因为作为旋进运动的支点的位置固定,所以可以直接连接电流计和引向外加电压电路的导线。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注册第2575178号公报
但是,即使是作为旋进运动的支点的位置本身,也无法避免伴随运动而来的振动。更不用说在现实中能够连接导线之处并不是支点本身,而是支点的邻域,这种情况下更是无法避免振动。因此如专利文献1这样连接导线时,经过长期的使用,在连接位置发生断线之虞存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提供一种可以长期稳定使用、且在环境方面也优异的电解电流测量电极。
为了达成上述的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结构。
[1]一种电解电流测量电极,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端为旋转端部、且另一端为驱动端部的检测极支承体;具有让该检测极支承体插入的贯通孔的支承基体;将位于所述检测极支承体的旋转端部和驱动端部之间的保持位置保持在所述支承基体上的轴承;与所述检测极支承体的驱动端部连结、且以所述保持位置为支点而使该检测极支承体进行旋进运动的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检测极支承体的旋转端部的检测极;安装在所述检测极支承体的保持位置邻域、且与所述检测极电连接的检测极触点;安装于所述支承基体的固定触点;使所述检测极触点和固定触点之间得以电连接的导电性弹簧。
[2]根据[1]所述的电解电流测量电极,其中,通过固定在所述支承基体上的一对弹簧销,使所述检测极触点的振动得以抑制。
[3]根据[1]或[2]所述的电解电流测量电极,其中,还具有对极,该对极按照环绕所述检测极支承体的外周侧的方式设置。
本发明的电解电流测量电极,可以长期稳定使用,并且在环境方面也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极的纵剖面图。
图2是图1和图6的II-II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极的纵剖面图。
图4是图3的部分放大图。
图5是图3的V-V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极的纵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A、1B、1C 电极
3、3C 支承基体
5 对极
10 电动机
14、14B 连结轴
15、15B 支承棒
16、16B 检测极支承体
17 导向空间
18、18B 检测极
19 轴承
41、42、53 导线
43、43B 连接筒
44 上部导向空间
45、45B 连接构件
53 导线
61 螺栓
62、62 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亚DKK株式会社,未经东亚D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3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牵引装置
- 下一篇:用于选择接收机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