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墨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4457.5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3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大石直树;栉田博之;古谷田实;关雅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4 | 分类号: | B41J2/14;B41J2/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喷墨头。
背景技术
所谓的侧面喷射(side shooter)式喷墨头具有基板、安装在该基板上的压电部件、框部件以及喷嘴板。基板、框部件和喷嘴板被重叠粘合。在框部件的内侧设置有供给油墨的油墨室,压电部件被配置在油墨室内。
压电部件具有用于供给油墨的多个槽形压力室。在压力室分别设置有电极,且该电极分别与设置在基板上的多个配线图案连接。在该配线图案上连接有用于控制喷墨头的驱动IC。一旦驱动IC通过配线图案向压力室的电极施加电压,则压电部件发生剪力式(share mode)变形,以排出压力室内的油墨。
为了防止导电性部分的腐蚀或短路,在压力室的电极或基板的配线图案上形成有绝缘膜。在形成绝缘膜时,例如用润滑油遮蔽与驱动IC连接的部分。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2473号公报
在形成了绝缘膜之后,清除形成在润滑油上的绝缘膜。在通过遮蔽露出的配线图案上连接驱动IC。另一方面,在绝缘膜的端部和驱动IC之间配线图案依然露出。因此,担心配线图案的露出部分会发生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保护导电性部分的喷墨头。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喷墨头包括:基板;压电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压电部件具有多个压力室;多个电极,分别被设置在多个所述压力室;多个导电部,被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多个所述导电部分别与多个所述电极连接;框部件,在所述框部件的内侧配置了油墨室,且在所述油墨室设置有所述压电部件,所述框部件从多个所述导电部的上面被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绝缘膜,覆盖所述压电部件、所述电极、所述框部件以及所述导电部的一部分;喷嘴板,从所述绝缘膜的上面被安装在所述框部件上以封住所述油墨室,所述喷嘴板具有分别朝向多个所述压力室开口的多个喷嘴;电子部件,与多个所述导电部连接;保护剂,覆盖位于所述框部件与所述电子部件之间的所述绝缘膜的端部、以及所述绝缘膜的端部与所述电子部件之间的所述导电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喷墨头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沿着图1的F2-F2线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头的截面图。
图3是沿着图1的F3-F3线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头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至图3就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分解喷墨头的同时切掉一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沿着图1的F2-F2线的喷墨头1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图3是沿着图1的F3-F3线的喷墨头1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如图1所示,喷墨头1是所谓的侧面喷射式喷墨头。喷墨头1具备基板10、一对压电部件11、框部件12、喷嘴板13、多个驱动IC 14、连通器(manifold)15、掩模(mask)16以及盖17。驱动IC 14是电子部件的一个例子。
如图3所示,在框部件12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供给油墨的油墨室19。油墨室19被基板10和喷嘴板13封住。一对压电部件11配置在油墨室19的内部。
基板10例如由氧化铝这样的陶瓷形成为矩形的板状。基板10具有平坦的第一面10a和位于第一面10a的相反侧的第二面10b。第二面10b安装在连通器15上。如图1所示,在基板10上设置有多个油墨供给口21和多个油墨排出口22。
多个油墨供给口21被设置在基板10的中央部。多个油墨供给口21沿基板10的长度方向排列。油墨供给口21分别朝向油墨室19开口。当基板10被安装在连通器15上时,油墨供给口21就通过连通器15与油墨容器连接。从油墨供给口21向油墨室19供给油墨容器(ink tank)中的油墨。
将多个油墨排出口22排列设置成两列,以使多个油墨供给口21夹在中间。油墨排出口22分别朝向油墨室19开口。当基板10被安装在连通器15上时,油墨排出口22就通过连通器15分别与油墨容器连接。将油墨室19内的油墨从排出口22回收到油墨容器。
一对压电部件11分别被安装在基板10的第一面10a上,与基板10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地延伸。压电部件11分别被配置在油墨供给口21和油墨排出口22之间。
一对压电部件11通过例如分别使锆钛酸铅(PZT)制的两张压电板彼此的极化方向相反地粘合而形成。一对压电部件11分别形成为具有梯形截面的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44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