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健康监护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5178.0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1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金雷;丁鑫;陈毅;姜永涛;崔晗;于文龙;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吴平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康 监护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体生理参数监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健康监护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健康监护系统都是针对某些生理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人体特定组织或器官的某方面的状态信息,而后将对各个单体的研究成果进行组合来构成对目标系统的分析结果。这种分析方法是从简化论的角度将人体的组织或器官某一方面的特性分成了一个个独立的部分进行单独的分析,而没有将人体视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人体是一种非线性系统,其各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生物体某一部分的微观刺激,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不可预测的宏观上的改变。此时,基于简化论的分析结果和实际的宏观现象往往存在着相当大的偏差,甚至是得到与事实相反的结论。
传统技术进行心电数据监测时,基本上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传统的贴片式心电电极,这种采集方式可以检测到完整的心电波形,但会降低被测者的舒适度,且使用不够方便,不适于在家庭环境中进行检测;而另一种是使用拾音头或腕表进行心电数据采集,使用这种采集方式所得到的仅仅是心率信号,所提供的信息极为有限,限制了系统对心脏状态的检测。
并且,传统技术中所采集到的生理参数和环境参数只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只是研究这些独立的个体的变化趋势,以及这种趋势所代表的意义,无法估计这种变化对被测者整体带来的影响,并没有提出有效的算法以应用这些参数对整体的健康状况分析评估。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整体评估健康状况的健康监护方法和装置。
一种健康监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利用导电织物作为心电电极采集人体心电数据;
步骤S12,利用血氧探头采集人体脉搏数据;
步骤S13,将所述心电数据和所述脉搏数据无线传输给监护设备;
步骤S14,所述监护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心电数据和所述脉搏数据分别利用多尺度熵算法进行计算,得到二组结果数据,多尺度熵算法公式如下:
其中,Xi即为采集到的所述心电数据或所述脉搏数据,τ为尺度因子,j为从采集的数据中经过上述公式处理后得到的所述结果数据的序号;
步骤S15,将所述结果数据作为纵坐标,得出所述结果数据的所述尺度因子作为横坐标绘图,根据所绘制图表的数值和曲线的走势进行评估分析;
步骤S16,将评估分析信息传送给用户端,并显示;
步骤S17,当评估分析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发出报警声音。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健康监护方法中数据采集器件、显示器件,数据处理部件的供电电源均是将所述导电织物所采集的50Hz共模工频干扰作为频率为50Hz的交流振荡电压,再将这个交流振荡电压通过有效地采集、滤波、稳压和整流后提供。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6中采用的是无线传输方式。
一种健康监护装置包括:心电采集单元、脉搏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监护设备、显示单元;
所述心电采集单元用于利用导电织物作为心电电极采集人体心电数据;
所述脉搏采集单元用于利用血氧探头采集人体脉搏数据;
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心电数据和脉搏数据传输给监护设备;。
监护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心电数据和脉搏数据分别利用多尺度熵算法进行计算,得到二组结果数据,多尺度熵算法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专利权人潜在合作伙伴推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具有灭火作用的新型木炭烧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