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双补轮胎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5684.X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新宇 |
主分类号: | B60C19/12 | 分类号: | B60C1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交通工具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双补轮胎。
背景技术
目前的自行车(摩托车)防漏技术有三种:a、实芯胎减增差,质量大,圈易变型;b、内胎加补胎液,内胎弹性大,挤压出气体压力大,不易补牢;c、真空胎,先打气撑外胎难,必须专业拆卸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的双补轮胎,实现被刺后内外胎迅速自动补合。
其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图1中在图1中,由橡胶套套在钢圈槽中间,再把特种模覆盖在橡胶套、钢圈中,真空气嘴穿过内胎小孔,特种模、橡胶套、钢圈后拼紧,内外胎之内加入一定比例的补胎液,装好内外胎在钢圈上。
打气先撑开内胎的内环部分,把补胎液压到内胎表中部,钢圈(6)外胎联接勾处的小三角内,密封钢圈与外胎联接处的漏气,再把部分补胎液挤压到外胎内面与内胎外半表面,构成月牙环形储存室,成为高压补胎液腔,同时补胎液把内胎一般表面推离外胎内表面达一定的防刺距离,建立了高压补胎液腔后内胎漏气的压力P减小。
使用该产品后的自行车、摩托车的胎防刺性能优于真空胎,只要外胎不磨损坏内胎是不泄气的,在意外后自救简易、重新加气后如新胎保气。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双补轮胎的结构示图。
图1中,1、橡胶套,2、普通外胎,3、补胎液,4、内胎,5、特种模,6、钢圈,7、真空气嘴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发明提出的具体工作情况,在图1中,由橡胶套(1)套在钢圈(6)槽中间,再把特种模(5)覆盖在橡胶套(1)、钢圈(6)中,真空气嘴组(7)穿过内胎(4)小孔,特种模(5)、橡胶套(1)、钢圈(6)后拼紧,内外胎之间加入一定比例的补胎液(3),装好内外胎在钢圈(6)上。
打气先撑开内胎(4)的内环部分,把补胎液(3)压到内胎(4)表中部,钢圈(6)外胎联接勾处的小三角内,密封钢圈(6)与外胎联接处的漏气,再把部分补胎液(3)挤压到外胎内面与内胎(4)外半表面,构成月牙环形储存室,成为高压补胎液(3)腔,同时补胎液(3)把内胎(4)一般表面推离外胎内表面达一定的防刺距离,建立了高压补胎液(3)腔后内胎(4)漏气的压力P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新宇,未经杨新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6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紧急供电测试
- 下一篇:可加热的流体导管、其应用以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