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颅脑部病灶自动识别功能的手术导航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5897.2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5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陆春晖;王晶;张智慧;王凝宇;顾力栩;乌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6/03;A61B5/055;G06T7/6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4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颅脑 病灶 自动识别 功能 手术 导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仪器。
背景技术
现在所有手术导航设备都只能是人工读片,手工划定病灶区域,工作效率低,手动操作不方便,误划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智能化识别脑部肿瘤等病灶部位,提高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的具有颅脑部病灶自动识别功能的手术导航仪。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颅脑部病灶自动识别功能的手术导航仪,其特征是:包括读取颅脑部图片数据的数据读取模块,数据读取模块与对每层的图形数据中的病灶进行标识的标识模块连接,标识模块与使用三维重建方式建立一个颅脑部结构和病灶三维模型的建模模块连接;其中读取模块基于解剖学的先验知识和统计学分析,根据人体同一组织的连续性和不同器官之间的断续性,构造解剖图谱,将正常的脑部模板与病变图像进行配准,识别病灶部位大致异常区域,然后采用从粗到细的不断预测,滚动优化;标识模块通过病灶数据与正常的器官数据对比,标识出异样病灶;建模模块读入脑颅数据和病灶部位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所述标识模块通过病灶数据与正常的器官数据对比,标识出异样病灶的具体方法是:针对每个候补病灶区,计算其特征,获得面积、尺寸、灰度均方差参数,再对照临床获取的病灶特征库的信息,判断病灶区的疑似度,并依次为每一个疑似区域定义疑似度,最后通过人机交互方式确定病灶区域。
所述建模模块读入脑颅数据和病灶部位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的具体方法是:读取颅脑部数据和病灶区数据,采用成熟的体绘制商业软件建立颅脑部数据的立体三维模型,并采用成熟的面绘制商业软件建立病灶区的三维模型,然后将上述两个模型读入一个显示单元,实现混合显示,再由使用者为两个模型选定不同的颜色。
本发明可以智能化识别脑部肿瘤等病灶部位,有效提高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读取模块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2是标识模块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3是建模模块的工作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具有颅脑部病灶自动识别功能的手术导航仪,包括读取MR和CT的颅脑部图片数据的数据读取模块,数据读取模块与对每层的图形数据中的病灶进行标识的标识模块连接,标识模块与使用三维重建方式建立一个颅脑部结构和病灶三维模型的建模模块连接;其中读取模块基于解剖学的先验知识和统计学分析,根据人体同一组织的连续性和不同器官之间的断续性,构造解剖图谱,将正常的脑部模板与病变图像进行配准,识别病灶部位大致异常区域,然后采用从粗到细的不断预测,滚动优化;标识模块通过病灶数据与正常的器官数据对比,标识出异样病灶;建模模块读入脑颅数据和病灶部位数据,进行三维重建。
所述标识模块通过病灶数据与正常的器官数据对比,标识出异样病灶的具体方法是:针对每个候补病灶区,计算其特征,获得面积、尺寸、灰度均方差参数,再对照临床获取的病灶特征库的信息,判断病灶区的疑似度,并依次为每一个疑似区域定义疑似度,最后通过人机交互方式确定病灶区域。
所述建模模块读入脑颅数据和病灶部位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的具体方法是:读取颅脑部数据和病灶区数据,采用成熟的体绘制商业软件建立颅脑部数据的立体三维模型,并采用成熟的面绘制商业软件建立病灶区的三维模型,然后将上述两个模型读入一个显示单元,实现混合显示,再由使用者为两个模型选定不同的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爱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8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