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型口蹄疫分子标记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5986.7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4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在新;卢曾军;李平花;白兴文;付元芳;孙普;陈应理;李冬;包慧芳;曹轶梅;谢宝霞;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9/135 | 分类号: | A61K39/135;A61P31/14;C12N15/63;C12N7/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46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蹄疫 分子 标记 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O型口蹄疫分子标记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危害偶蹄动物的烈性传染病,尤其对主要畜种猪、牛、羊的危害特别严重,能造成畜种生产力下降和不良的社会影响,社会经济损失巨大。因该病传染性极强,世界动物卫生组织(FAO/OIE)将其列为头号必报烈性传染病,国际贸易予以严格限制。我国将该病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之首。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非洲、亚洲和南美洲国家,该病发生次数频繁,流行严重。此外,不时出现全球的流行性爆发。
口蹄疫的病原是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A,O,C,Asial,SAT1,SAT2和SAT3),各型中又有许多基因和抗原性有差异的分离株,差异主要表现在结构蛋白VP1上。VP1是口蹄疫病毒的主要抗原表位区,能激发产生主要的中和抗体。口蹄疫病毒血清型由结构蛋白决定,非结构蛋白无血清型之分。和大多数病毒一样,口蹄疫病毒的基因组上既有组成病毒粒子的结构蛋白基因,也有仅参与复制过程而非病毒粒子成分的非结构蛋白基因(non-structure proteins,NSPs)(Forss S,Strebel K,Beck E,et al.Nucleotide sequence and genome organization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Nucleic Acids Research,1984,12:6587-6601,Acharya R,Fry E,Stuart D I,et al.The three-dimersional structure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at Nature,1989,337:709-716)。口蹄疫病毒感染动物后,在体内大量复制时,既能产生结构蛋白(VP4,VP2,VP3和VP1),也能产生非结构蛋白(L,2A,2B,2C,3A,3B,3C,3D以及一些非结构蛋白的前体蛋白,如3AB,3ABC)(Belsham GJ.Distinctive features of 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a member of the picornavirus family;aspects of virus protein synthesis,protein processing and structure.Prog Biophy Mol Biol,1993,60:241-260.)。两者作为抗原,刺激动物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感染动物体内既有结构蛋白抗体,也有非结构蛋白抗体。据此,可以判定动物是否感染(过)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病毒感染动物可变成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是口蹄疫传播的一大隐患。因此,除患病动物外,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成为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的重点监控对象。
预防和控制口蹄疫采取的措施是严格检疫,进出口限制,屠宰患病动物,及有计划地实施疫苗免疫易感动物。检疫的技术难题是如何区分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59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