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杜仲胶的精制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36075.6 申请日: 2012-02-17
公开(公告)号: CN103254445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1
发明(设计)人: 于志明;单芙蓉;陈素文;刘六军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8J3/00 分类号: C08J3/00;C08L7/00
代理公司: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代理人: 叶凡
地址: 10008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杜仲 精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树脂的精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浸提法对天然植物杜仲进行精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Eucommia Ulmoides)属杜仲科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名贵经济树种,是重要的轻工业材料,也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最具开发前景的重要胶源树种。作为名贵的中药材,杜仲叶和皮含有多种药用物质,树皮可入药,叶子可制保健茶及各种饮料,被利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二世纪的《神农木草经》。现代研究表明,杜仲叶、皮和种子中富含的白色丝状杜仲胶(Eucommia Ulmoide Gum,EUG),国际上称古塔胶(gutta-percha)或巴巴拉胶(balata)。

杜仲胶在植物组织中,为白色丝状物,存在于含胶细胞中,从植物中提取,经高度纯化、脱色后可得白色固体。由于杜仲胶分子链的有序性,易于结晶,所以常温下为硬质固体,55℃时软化,熔点为65℃。杜仲胶基质内有两种晶体结构共存,α晶型的熔点为65℃,β晶型的熔点为55℃。温度达到60℃以上,α晶型熔化,材料即可熔融。

杜仲胶与三叶胶的化学组成完全一样(C5H8)n,但是三叶胶为顺式-聚异戊二烯,是柔软的弹性体,而杜仲胶为反式-聚异戊二烯,是易结晶的硬质塑料。杜仲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粘着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器工业、化学工业和电讯器材工业。杜仲胶品质优良,是良好的绝缘材料,是制造海底电缆、高尔夫球、高压输电设备、输油管的上等材料。杜仲橡胶硫化制品,质量与天然硬橡胶一样,可以制作热记忆性材料、轮胎、多芯电缆接头、汽车缓冲器、温控开关机电雷达天线、密封材料。杜仲胶制成黏合剂,用以黏合金属、木材、岩石、皮革等。杜仲胶可以制成骨科医用夹板和假肢材料,由于这种材料强度高、透气性能好、成型容易,而成为目前较理想的医用材料。其中用做骨科医用夹板,与国际上新出现的合成聚反式异戊二烯材料相比,杜仲胶具有强度高、价格低的优点。

杜仲叶、皮、果实中均含有杜仲胶,含胶细胞分布在除树干木质部外的六大植株器官中,叶子的含胶率一般为1%~2%,而树皮为5%~8%,果实(果皮)为12%~17%。但是由于种子产量少,所以皮和叶是杜仲胶的主要来源。而树皮的采割量有限,分段割取的新皮生长周期长,一般为15~20年。在实际生产中最好采用75%的剥皮量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相比而言,杜仲叶中尽管胶的含量最低,但每年的落叶总量远远大于皮的总产量,而且每年收获,每年杜仲叶产量约为400万t,可以作为可再生资源可长期取用。

杜仲胶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如发酵法、溶剂法、碱浸法、苯-甲醇法和综合法等。例如陆志科等人采用甜酒曲对杜仲叶进行发酵后采用5%NaOH溶液在90~100℃浸提发酵后的杜仲叶制得杜仲胶,但是发酵时间长,提取的胶的纯度低;溶剂法(即甲苯法)是用2%NaOH溶液在90~100℃浸提杜仲叶后,接着用甲苯回流提取杜仲叶,然后将甲苯回流提取物用5%NaOH溶液浸提即得杜仲胶,该方法虽然胶丝流失量小、纯度高,但是需要反复多次蒸馏才能将溶剂去除,并且蒸馏得到的杜仲胶结构紧密,丙酮加热回流提纯困难,不利于杜仲胶的精制;苯-甲醇法是将粉碎的杜仲叶用苯浸提后加入甲醇沉淀得到杜仲胶,苯-甲醇法具有与甲苯法同样的技术问题;欧阳辉等以杜仲翅果为原料,采用碱浸法提取杜仲胶,首先用10%碱液在90℃温度下提取杜仲翅果3h;采用索氏提取以石油醚为溶剂在85℃下提取杜仲翅果27h;将提取液在0℃低温冷冻1h析出杜仲胶,采用碱浸法提取杜仲胶除了需要采用特质的提取设备外,由于需要用碱反复浸洗原料,NaOH的消耗量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胶丝损失大,产率低,橡胶烃纯度低。

相对而言,溶剂法是一种高效而且提取效率高的杜仲胶提取方法,由于杜仲胶在杜仲树叶、果实等材料中以晶体微粒的形式存在,因此必需采用溶剂或机械破坏植物组织来获取。例如专利号为00135831.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以杜仲树叶、树皮或种子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的方法,粉碎后采用不同溶剂进行多种有效成份逐级提取,包括:先用水提取水溶性有效成份,干燥后,依次用乙醇提取,丙酮提取,乙酸乙脂提取,冷石油醚提取树脂类成份和低分子量杜仲胶,最后用烃类溶剂提取杜仲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60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