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开关的高压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7159.1 | 申请日: | 2012-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9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福;葛良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1/088 | 分类号: | H02M1/08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许晓琳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开关 高压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开关同步导通的高压器件,以实现高压开关电路中串联的各晶体管的同步开通、关断。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技术,控制开关晶体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为电子设备提供直流电的供电装置,常用开关电源的输入为220V或110V的交流市电,而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某些设备的开关电源的输入电压可能为交流480V或者更大,因此,开关电源中需要用到高耐压的开关器件,而目前市场上适合于这种高压场合的晶体管非常少,且价格较高。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耐压开关器件的电路示意图,该耐压开关器件中主要由二个MOS管Q1、Q2再配合其他电子元件连接组成。该耐压开关器件在供电的工作下,通过一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来直接驱动Q1开通和关断,当Q1的门极(栅极-源极,g-s)接收到PWM的驱动开通信号时,Q1开始导通,Q1的漏极-源极电压(VDS)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输入电压(Vin)通过电阻R1为Q2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充电,提供驱动电流,使Q2也导通。当Q1的门极(栅极-源极)接收到PWM的驱动关断信号时,Q1开始关断,Q1的VDS上升,从而使稳压管ZD1两端的反向电压增大,该反向电压增大到能击穿ZD1时,Q2的门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ZD1放电,使Q2也关断。但是这个电路中R1受自身功耗的限制,不能在Q2导通时提供较大的驱动电流,使Q2的导通速度慢,且只有晶体管Q1开始导通或关断后,Q2才能导通,即串联的Q1和Q2在开关电路中不能完全的同步开通和关断,因此,串联的二个MOS管所需要的总的导通或关断时间较长,限制了晶体管串联电路在高频场合的应用,也增加了晶体管串联电路的开关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步开关的高压器件,以实现高压开关电路中串联的各晶体管的同步开通、关断。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同步开关的高压器件,其构成是基于多级晶体管,至少包括:
晶体管Q0和N级子电路;
第一级至第N级的各级子电路至少包括晶体管Qi、耦合电路Zi、充电回路Chi和放电回路Fi;
当Q0接收到的驱动信号Vd由驱动关断信号变为驱动开通信号时,通过各级子电路的耦合电路Zi将所述驱动信号变量耦合至各级中的充电回路Chi和放电回路Fi,来控制各级充电回路Chi的闭合和各级放电回路Fi的断开,从而控制晶体管Q0及Qi的同步开通;
当Q0接收到的驱动信号由驱动开通信号变为驱动关断信号时,通过各级子电路的耦合电路Zi将所述驱动信号变量耦合至各级中的充电回路Chi和放电回路Fi,来控制各级充电回路Chi的断开和各级放电回路Fi的闭合,从而控制晶体管Q0及Qi的同步关断;
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i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的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晶体管Q0和各级子电路的晶体管Qi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所述晶体管Qi的第一端子和第三端子之间设置有充电回路Chi,所述充电回路Chi包括开关Csi、充电电源Cdi,所述开关Csi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所述充电电源Cdi包括正端和负端;所述各级子电路的晶体管Qi的第一端子和第三端子之间设置有放电回路Fi,所述放电放电回路Fi包括开关Fsi,所述开关Fsi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所述各级子电路的耦合电路Zi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
其连接关系如下:各级子电路的晶体管Qi通过第二端子和第三端子依次串联,且所述晶体管Q0的第三端子为公共端子,并将晶体管Q0的第二端子连接晶体管Q1的第三端子,使所述晶体管Q0和各级子电路的晶体管Qi依次串联;所述充电回路Chi中的开关Csi的第一端子连接晶体管Qi的第一端子,所述开关Csi的第三端子连接充电电源Cdi正端,所述充电电源Cdi负端连接晶体管Qi的第三端子;所述放电回路Fi中的开关Fsi的第一端子和第三端子分别连接晶体管Qi的第一端子和第三端子;所述各级子电路的耦合电路Zi的第二端子分别连接开关Csi、开关Fsi的第二端子,所述各级子电路的耦合电路Zi的第一端子连接晶体管Q0的第一端子;所述驱动信号Vd的正端和负端分别连接晶体管Q0的第一端子和第三端子。
优选地,所述各级子电路中的所述耦合电路Zi为电容Coni。
优选地,所述各级子电路中的充电电源为电容C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1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