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真空隔热玻璃的抽气烧结组件与封装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7416.1 | 申请日: | 2012-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真;张正铁;黄俊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元奈米应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24 | 分类号: | C03B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真空 隔热 玻璃 烧结 组件 封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玻璃板的封装,尤指一种用于真空隔热玻璃的抽气烧结组件与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真空玻璃所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可用于门窗、太阳能装置或电冰箱等领域,由于真空玻璃的作用在于绝热,故真空玻璃的内部必须保持在真空状态。
现有真空玻璃的封装方法是将两片玻璃面板先烧结成半成品,后续再令两片玻璃面板间形成真空区域。抽真空时是在其中一玻璃面板保留一抽气口,接着从抽气口抽气以形成真空,最后再对抽气口进行烧结密闭的封装作业,据以保持两玻璃面板之间的真空。
传统上,真空烧结封止方法是将在封口片预涂玻璃胶,再将封口片黏覆于抽气口,接着将此真空面板置于大型真空腔室内,进一步于真空腔室内进行抽气以达到真空。抽气口的烧结封装作业是利用加热装置,对抽气口进行加热而进行高温烧结,进而完成封口片的烧结封装;然,由于上述抽气封口方法的真空加工设备需在真空腔室内进行,环境需求繁复且制作成本高,难以符合大尺寸真空隔热玻璃的工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隔热玻璃的抽气烧结组件,以简化真空玻璃板的抽气封口方法,并同时达到进行真空抽气及封止烧结作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隔热玻璃的抽气烧结组件,以降低真空隔热玻璃的制作成本,易于达到制作大尺寸真空隔热玻璃的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隔热玻璃的抽气烧结组件,所述真空隔热玻璃设有至少一通孔,外缘涂布有玻璃胶的一封口柱设置在该通孔中,该抽气烧结组件包括:
一外罩,罩合在所述通孔上,
一加热元件,容置在该外罩中;
一支撑垫片,设置在该外罩中,该支撑垫片承载该加热元件并压合在所述封口柱上;以及
一加压元件,固定在该支撑垫片上;
其中,该加热元件加热而热熔所述玻璃胶,该加压元件压掣该支撑垫片而令所述封口柱下沉至所述真空隔热玻璃中,并封合所述通孔。
上述的用于真空隔热玻璃的抽气烧结组件,其中,还包括一软质垫体,该软质垫体夹设在该支撑垫片及所述真空隔热玻璃之间。
上述的用于真空隔热玻璃的抽气烧结组件,其中,该软质垫体由橡胶、氟橡胶或硅胶材质所构成。
上述的用于真空隔热玻璃的抽气烧结组件,其中,该外罩为一金属外罩,且该外罩具有一抽气口及一加热口,该抽气口供连接一真空抽气设备,该加热口穿设有电性连接该加热元件的一导线。
上述的用于真空隔热玻璃的抽气烧结组件,其中,该支撑垫片为一透明片。
上述的用于真空隔热玻璃的抽气烧结组件,其中,该支撑垫片为玻璃或石英材质所构成。
上述的用于真空隔热玻璃的抽气烧结组件,其中,该加压元件为一弹簧,该弹簧的一端抵顶该支撑垫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隔热玻璃抽气烧结的封装方法,以简化真空玻璃板的抽气封口方法,并同时达到进行真空抽气及封止烧结作业。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隔热玻璃抽气烧结的封装方法,以降低真空隔热玻璃的制作成本高,且可应用在各种真空隔热玻璃尺寸的制作上。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真空隔热玻璃的抽气烧结组件的封装方法,所述真空隔热玻璃设有至少一通孔,外缘涂布有玻璃胶的一封口柱设置在该通孔中,其特征在于,封装方法包括:
a)提供一抽气烧结组件,包括罩合在所述通孔上的一外罩、容置在该外罩中的一加热元件、设置在该外罩中的一支撑垫片、及固定在该支撑垫片上的一加压元件;
b)加热该加热元件,以热熔所述玻璃胶;以及
c)待所述玻璃胶热熔后,该加压元件压掣该支撑垫片而令所述封口柱下沉至所述真空隔热玻璃中,并封合所述通孔。
上述的真空隔热玻璃抽气烧结的封装方法,其中,a)步骤中,该抽气烧结组件还包括有一软质垫体,该软质垫体设置在该支撑垫片及该上玻璃板之间。
上述的真空隔热玻璃抽气烧结的封装方法,其中,c)步骤中,所述封口柱的顶面低于所述通孔而形成一凹区。
上述的真空隔热玻璃抽气烧结的封装方法,其中,c)步骤中,所述封口柱的底面抵项所述真空隔热玻璃的内壁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元奈米应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元奈米应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管理服务器装置、电力管理方法及电力管理程序
- 下一篇:一种玻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