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7887.2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4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男;马文涛;杨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井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55/02 | 分类号: | C08F255/02;C08F2/44;C08K13/02;C08K13/06;C08K3/26;C08K3/34;C08K9/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黄珩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装饰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基体材料为聚烯烃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内饰材料为了达到使用的强度、刚性等要求,与无机材料以及极性材料的相容性就差了,相应的材料成本高;负荷变形温度低,在夏季高温下使用有一定影响;同时耐酸碱性弱,容易产生溶解、溶胀、波纹、褶皱、裂纹、起泡等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低密度,高融指,加工成型方便,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高,负荷变形温度高,耐酸碱性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所述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聚烯烃70-80%,引发剂1-1.2%,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1-10%,分散剂0.1-1%,抗氧剂0.1-1%,安定剂0.1-1%,无机填料10-20%。
优选的,所述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聚烯烃73-78%,引发剂引发剂1.05-1.15%,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3-8%,分散剂0.3-0.8%,抗氧剂0.3-0.8%,安定剂0.3-0.8%,无机填料13-18%。
优选的,所述材料的各组分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
优选的,所述聚烯烃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者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双二五类引发剂、BPO/DCP引发剂、AIBN引发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为马来酸酐、硅烷类偶联剂或者马来酸酐与硅烷类偶联剂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或者硬脂酸锌与硬脂酸钙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264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安定剂为安定剂618、安定剂626、安定剂TP-10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无机填料为纳米碳酸钙、滑石粉、有机化蒙脱土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添加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实现基体材料的改性;通过添加无机填料,实现材料的韧性以及形变可恢复性的要求;通过添加低密度的无机填料来实现低密度;通过添加无极填料提高材料的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通过添加添加无机填料实现高负荷变形温度;由于聚烯烃材料和无机填料都为化学惰性材料,不会与酸碱发生反应,实现耐酸碱性。实现该材料低密度,高融指,加工成型方便,弯曲模量和拉伸强度高,负荷变形温度高,耐酸碱性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汽车内装饰的材料,该材料包括如下组分,聚烯烃70-80%,引发剂1-1.2%,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1-10%,分散剂0.1-1%,抗氧剂0.1-1%,安定剂0.1-1%,无机填料10-20%。材料的各组分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
聚烯烃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者聚乙烯与聚丙烯的混合物。引发剂为双二五类引发剂、BPO/DCP引发剂、AIBN引发剂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极性小分子接枝材料为马来酸酐、硅烷类偶联剂或者马来酸酐与硅烷类偶联剂的混合物;分散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钙或者硬脂酸锌与硬脂酸钙的混合物;抗氧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抗氧剂264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安定剂为安定剂618、安定剂626、安定剂TP-10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无机填料为纳米碳酸钙、滑石粉、有机化蒙脱土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井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井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78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