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环境模拟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9078.5 | 申请日: | 2012-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5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靖非;范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傲天动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6 | 分类号: | H04W24/06;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苑军茹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环境模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通信领域的无线接入控制器的业务压力测试,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领域对无线接入控制器业务压力进行测试时的模拟无线环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瘦AP(thin AP)是相对于胖AP(fat AP)而言的。AP为无线接入点(即无线路由器)实现无线用户的接入网络管理和服务。瘦AP简化了AP的功能,从单一自治的AP演进到由AC(无线接入控制器)和AP共同构成的集中控制架构(即瘦AP架构)。瘦AP需要跟AC配合使用,将访问控制(包括鉴别和保密通信、移动管理、射频管理等)从单一AP上进行分离,由AC加以集中控制。这就需要在AP和AC之间建立控制隧道(tunnel)和数据隧道,AC通过控制隧道对AP进行管理,无线用户数据由数据隧道发往AC,由AC完成数据的转发。无线用户数据统一经AP封装隧道、IP、802.3头后转发给AC,AC去除802.3、IP、隧道头,完成无线用户数据到802.3帧的转换,转发至互联网(Internet)。
图1是现有技术中在无线终端和AC之间经过AP传输数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终端通过无线接口将无线用户数据发送到AP,然后AP经过局域网通过有线接口将无线用户数据封装为capwap协议数据并转发至AC。此外,AP对经过有线接口从AC接收capwap协议数据进行解封装,并通过无线接口将数据发送到无线终端。
这里,在将AC投入生产时,需要对AC进行业务压力测试。这就需要大量的设备、大面积的空间,难度非常大。比如,目前业内无线接入控制器大多以支持的AP个数作为基本规格,低端无线接入控制器的规格一般在1000以下,中端无线接入控制器的规格一般为1000到4000之间,高端无线接入控制器的规格在4000以上。
以支持1000个AP的中端无线接入控制器为例,按照业内普遍要求:每个AP要求同时关联64个无线终端、并发32个无线终端,那么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其称为方案A),需要1000个真实的AP和1000×64=64000个真实的无线终端。由于无线频谱的特殊性,在一个覆盖空间内可以无冲突地部署3个AP,以每个AP覆盖10m×10m的面积计算,需要1000×100/3>3万平米的面积。
可见如果使用现有技术方案对无线接入控制器进行业务压力测试,所需要的设备资源和空间资源是巨大的,基本在经济上不具备可操作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有线承载无线、在链路层对无线进行模拟,可以在有限的空间进行大规模仿真测试,从而规避了空口资源的特殊性。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环境模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至少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分别模拟多个无线终端的多个程序;在其他至少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分别模拟多个无线接入点的多个程序;所述至少一台计算机和所述其他至少一台通过有线网络进行连接以通过有线网络来模拟无线终端和无线接入点之间的无线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程序可以是虚拟机或进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将有线链路层协议承载在无线链路层协议之上并通过有线物理层来代替无线物理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有线链路层协议可以是IEEE802.3、ATM、PPP、X.21,所述无线链路层协议是IEEE 802.11、IEEE 802.16、IEEE 802.15、wcdma、td-scdma、cdma-200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在有线链路层协议与无线链路层协议之间可存在多层次的附加的承载协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针对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栈,可将基于有线链路层协议承载无线链路层协议的虚拟网络接口对应于无线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针对报文发送,可通过虚拟网络接口的驱动程序将无线报文封装在有线报文中以发送到有线网络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针对报文接收,可接收到报文后,虚拟网络接口的驱动程序去除外层有线承载协议头和无线协议头,将数据发送至网络协议栈,网络协议栈再将报文发送到上层应用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傲天动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傲天动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毂发电电机
- 下一篇:一种高速串行传输链路异常检测重组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