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9338.9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8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坚;刘克君;谢勇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银惠 |
地址: | 523935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拆卸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缸套在发动机中是较重要的零件,而通常一台发动机在工作了一定时间后,缸套内孔表面不可避免的出现磨损或拉伤的问题而导致缸套需要更换。由于缸套外壁与机体缸套孔之间的间隙很小,因使用时间较长会产生严重的水垢,缸套上两道封油和一道封水的O型密封圈与机体缸套孔之间属紧配合,会产生较大摩擦力导致取出缸套非常困难。根据经验,对于某些较大型发动机(缸径φ170)的缸套有的取出来甚至需要上100Nm扭矩的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具,其能够轻松提供足够的力量拆卸缸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发动机缸套拆卸工具,包括拉缸底板、拉杆、缸面支撑架、盖板、拉杆螺母和推力球轴承;所述拉缸底板的中部开设有方形的拉杆孔,所述拉杆的底端设置有方头,所述拉缸底板、拉杆孔和方头均为长度大于宽度的结构,所述方头嵌入所述拉杆孔后卡接于所述拉杆底板的下底面;所述盖板用螺栓固定于所述缸面支撑架,所述缸面支撑架和盖板套在所述拉杆;所述推力球轴承安装于拉杆,并位于所述缸面支撑架和盖板之间;所述拉杆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拉杆螺母螺纹配合于所述拉杆的外螺纹,所述拉杆螺母的底端抵接于所述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
所述缸面支撑架的外圈设置有柱面架,所述柱面架的内径大于发动机缸套的外径。
所述拉缸底板的下底面开设有能够容纳所述拉杆的方头的方槽,所述方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拉杆孔的长度方向。
所述拉缸底板的上底面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多级阶梯。
所述拉杆底板和缸面支撑架为轴对称结构。
所述拉杆螺母的上端圆柱面的外轮廓直径大于下端圆柱面的外轮廓直径。
所述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与盖板的底面留有间隙。
所述缸面支撑架中部有凸起的圆台,该圆台内有沉坑,所述推力球轴承设置在所述沉坑内,所述盖板中部有通孔,拉杆螺母的下端穿过该通孔抵接于所述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
所述盖板安装于所述圆台。
所述拉缸底板是经过调制处理后的45钢加工成的拉缸底板,所述拉杆是经过调制处理后的45钢加工成的拉杆,所述缸面支撑架是经过调制处理后的45钢加工成的缸面支撑架。
采用本发明拆卸缸套时,将拉缸底板倾斜后通过缸套孔放入缸套内,拉缸底板卡在缸套下端面,缸面支撑架放在发动机机体的缸盖面,通过扳手拧紧拉杆螺母,使拉杆带动缸套相对于缸面支撑架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缸套脱离发动机机体。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拉缸底板倾斜放入缸套内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固定于缸套内的示意图。
图5是使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缸套拉出发动机机体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拉缸底板1、拉杆孔11、下底面12、上底面13、阶梯14、方槽15;
拉杆2、方头21;
缸面支撑架3、圆台31、沉坑32、柱面架33;
盖板4、拉杆螺母5、推力球轴承6、螺栓7;
缸套8、发动机机体9、密封圈10。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缸套拆卸工具如图1-5所示,包括拉缸底板1、拉杆2、缸面支撑架3、盖板4、拉杆螺母5和推力球轴承6;所述拉缸底板1的中部开设有方形的拉杆孔11,所述拉杆2的底端设置有方头21,所述拉缸底板1、拉杆孔11和方头21均为长度大于宽度的结构,所述方头21嵌入所述拉杆孔11后卡接于所述拉杆底板1的下底面12;所述盖板4用螺栓7固定于所述缸面支撑架3,所述缸面支撑架3和盖板4套在所述拉杆2;所述推力球轴承6安装于拉杆2,并位于所述缸面支撑架3和盖板4之间;所述拉杆2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拉杆螺母5螺纹配合于所述拉杆2的外螺纹,所述拉杆螺母5的底端抵接于所述推力球轴承6的上端面。
所述拉缸底板1的上底面1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对称的多级阶梯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力宇燃气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3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破窗器
- 下一篇:一种β-二酮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