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床活性炭连续吸脱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39613.7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0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梁鹏;李建会;黄文章;刘艳霞;韩振华;张兰;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08 | 分类号: | B01D53/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活性炭 连续 吸脱附 装置 | ||
1.一种移动床活性炭连续吸脱附装置,其包括填充有活性炭颗粒的吸附器,其特征在于:该吸附器上方设置有集料仓,集料仓与吸附器通过一料封立管相连通,集料仓向吸附器内连续而缓慢的供应活性炭颗粒,吸附器下方设置有一再生器,吸附器与再生器通过第一星型进料器相连通,吸附器底部的活性炭颗粒连续而缓慢的进入再生器内;该再生器通过第二星型进料器连通有一提升管干燥器,该提升管干燥器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旋风分离器,该第一旋风分离器位于集料仓上方;再生器底部的活性炭颗粒经过提升管干燥器提升,通过第一旋风分离器连续进入集料仓内;吸附器上设置有废气进气管与排气管,再生器上设置有水蒸气进气管与导出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床活性炭连续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吸附器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活性炭颗粒的锥形布风板,锥形布风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的孔径小于活性炭颗粒的粒径,来自废气进气管的废气经过该锥形布风板进入吸附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床活性炭连续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锥形布风板的圆锥底角为6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床活性炭连续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再生器包括上锥段与下锥段,上锥段与下锥段之间设置有一容纳段,上锥段的上部设置有上圆锥布料器,下锥段的上部设置有下圆锥布料器,上圆锥布料器与下圆锥布料器均位于活性炭颗粒下落过程的中线上;容纳段上设置有一水蒸气分配室,水蒸气进气管与该水蒸气分配室相连通,水蒸汽分配室上设置有多根横向布置的列管,列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下锥段上设置有脱附产物室,该脱附产物室与导出管相连通,脱附产物室上覆盖有锥形挡板,该锥形挡板上均匀布置有穿孔,穿孔的孔径小于活性炭颗粒的粒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床活性炭连续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出管与一冷凝器相连通,该冷凝器与一气液分离器相连通,该气液分离器与一漩涡气泵相连通,该漩涡气泵与废气进气管相连通,或者该漩涡气泵直接与外界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床活性炭连续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提升管干燥器包括提升管路与干燥风机,该提升管路上设置有多个包围着提升管的充气室,充气室均与干燥风机相连通,干燥风机与提升管路的下端相连通;与对应充气室相对的提升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进风孔,进风孔孔径小于活性炭颗粒粒径的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床活性炭连续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集料仓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添加活性炭颗粒的料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床活性炭连续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锥形布风板上通孔的开孔率在3%-40%之间,通孔孔径小于活性炭颗粒粒径的1/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床活性炭连续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干燥风机吹入提升管路下端的进风量占总进风量的40%-70%,干燥风机吹入多个充气室的进风量占总进风量的30%-60%;进风孔在提升管路上的开孔率在3%-4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床活性炭连续吸脱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圆锥布料器底面积与再生器进料口面积之比在0.6∶1至2.5∶1之间,下圆锥布料器与再生器出料口面积之比在0.6∶1至2.5∶1之间;锥形挡板上穿孔的开孔率在2%-25%之间,穿孔孔径小于活性炭颗粒粒径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396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