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0207.2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平;史仲华;何治堂;黄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罗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4/13;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侯雁 |
地址: | 21425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锂离子 动力电池 | ||
1.一种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外壳(1)和叠层电芯(16),外壳(1)封装在叠层电芯(16)的外面,外壳(1)上设置有缺口(17),缺口(17)包括有安装口(17-1)和注液口(17-2),负极极耳接头(21)和正极极耳接头(22)固定在外壳(1)上,负极极耳接头(21)上部为负极接线端子(21-1),正极极耳接头(22)上部为正极接线端子(22-1),负极接线端子(21-1)和正极接线端子(22-1)通过缺口(17)中的安装口(17-1)伸出外壳(1)外部,叠层电芯(16)包括有负极片(9)、正极片(10)和绝缘隔膜(7),负极片(9)和正极片(10)依次相间排列,负极片(9)和正极片(10)之间由绝缘隔膜(7)隔开,最外层极片的外侧也设置有绝缘隔膜(7),左右两端均以负极片(9)做为最外层极片,负极极耳接头(21)下部的两侧设置有负极耳夹板(27-1),所有的负极片(9)的负极耳(9-1-1)均通过穿在负极耳夹板(27-1)上的第一固定连接件(20-1)与负极极耳接头(21)相固定连接,负极耳(9-1-1)、负极耳夹板(27-1)和负极极耳接头(21)通过第一固定连接件(20-1)固定连接形成负极(901),正极极耳接头(22)下部的两侧设置有正极耳夹板(27-2),所有的正极片(10)的正极耳(10-1-1)均通过穿在正极耳夹板(27-2)上的第二固定连接件(20-2)与正极极耳接头(22)相固定连接,正极耳(10-1-1)、正极耳夹板(27-2)和正极极耳接头(22)通过第二固定连接件(20-2)固定连接形成正极(100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极(901)的负极耳(9-1-1)和负极耳夹板(27-1)二者的上侧的端表面(901-1)上设置涂覆有负极导电涂层(2001),所述的负极导电涂层(2001)为导电银层;在所述正极(1001)的正极耳(10-1-1)和正极耳夹板(27-2)二者的上侧的端表面(1001-1)上设置涂覆有正极导电涂层(2002),所述的正极导电涂层(2002)为导电银层或导电铝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极(901)的负极耳(9-1-1)和负极耳夹板(27-1)二者的左右两侧的端表面(901-2)上也设置涂覆有负极导电涂层(2001),所述的负极导电涂层(2001)为导电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1001)的正极耳(10-1-1)和正极耳夹板(27-2)二者的左右两侧的端表面(1001-2)上也设置涂覆有正极导电涂层(2002),所述的正极导电涂层(2002)为导电银层或导电铝层,且正极耳(10-1-1)和正极耳夹板(27-2)二者的左右两侧的端表面(1001-2)上设置涂覆的正极导电涂层(2002)与正极耳(10-1-1)和正极耳夹板(27-2)二者的上侧的端表面(1001-1)上设置涂覆的正极导电涂层(2002)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901)上设置涂覆的负极导电涂层(2001)厚度为10~20 u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1001)上设置涂覆的正极导电涂层(2002)厚度为10~20 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片(9)夹在负极耳夹板(27-1)之间,正极片(10)夹在正极耳夹板(27-2)之间,负极耳夹板(27-1)上开有让第一固定连接件(20-1)穿过的通孔(27-1-1),正极耳夹板(27-2)上开有让第二固定连接件(20-2)穿过的通孔(27-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片(9)由两片石墨材料制作的膜(9-2)和一片铜箔(9-1)组成,铜箔(9-1)夹持在两片石墨材料制作的膜(9-2)之间,铜箔(9-1)上端作为负极耳(9-1-1),并在该负极耳(9-1-1)上开有让第一固定连接件(20-1)穿过的孔(9-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罗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罗丰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2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