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场和远场通用无线充电托盘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0685.3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彭政谕;皇甫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21/00 | 分类号: | H01Q21/00;H01Q1/38;H01Q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场 通用 无线 充电 托盘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无线充电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近场和远场通用无线充电托盘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无线充电效率的提高,再加上无线充电技术免除了传统充电方式对插座的依赖,更加安全与便捷,所以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了无线充电技术,预计未来这种无线充电技术会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办公室、机场、酒店等场合,给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现有无线充电主要以采用线圈互耦的近场充电方式为主,采用近场无线充电技术的充电设备需要将待充电设备放置在能量发射源表面,这样也存在一定的不便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近场无线充电设备工作距离过近的缺点,使无线充电设备兼具近场和远场充电功能,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近场和远场通用的无线充电托盘天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近场和远场通用无线充电托盘天线包括外壳,外壳内部有主电路板和液晶显示模块,主电路板为三层以上电路板,主电路板正面包括矩阵分布的贴片天线阵、交替排列在贴片天线阵间的互感线圈和设置在每个互感线圈中间的红外线对管;主电路板背面包括近场无线充电模块、远场无线充电模块、传感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有中间层电路板均为电路走线层;控制模块通过数据线与液晶显示模块连接,控制模块还与近场无线充电模块、远场无线充电模块和传感器模块通过数据线连接,每个贴片天线通过各自的通孔与主电路板背面的远场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每个互感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各自的通孔与主电路板背面的近场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每对红外线对管与传感器模块连接。
所述远场无线充电模块由一个信号源产生正弦波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再经过两级一分四功分器分成十六路正弦波信号,每一路正弦波信号都先后经过射频开关、可控移相器、功率放大器和带通滤波器,最后正弦波信号通过微带线传给贴片天线。
所述近场无线充电模块由控制模块产生低频信号,经过一个低通滤波器后分成九路信号,每一路信号都通过一个可控开关,然后再由一个N型场效应管对信号放大后传给互感线圈。
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红外线对管,红外线对管组成的电路产生的红外传感器信号通过数据线传给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是一块FPGA芯片,FPGA芯片产生的射频开关控制信号和相位控制信号通过数据线分别传给远场无线充电模块中的射频开关和可控移相器;FPGA芯片产生的开关控制信号通过数据线传给近场无线充电模块中的可控开关,FPGA芯片产生的低频信号作为近场无线充电模块的输入信号;FPGAFPGA芯片产生的液晶控制信号通过数据线控制液晶显示模块;传感器模块产生的红外传感器信号和按键电路产生的按键信号都通过数据线传给FPGA芯片。
所述托盘天线上表面有一层透明保护层,其材质为玻璃或有机玻璃。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使一个无线充电托盘天线兼具近场充电和远场充电功能。
2、本发明通过传感器检测充电设备,控制对应的线圈或者天线工作,减小因不必要部件工作造成的能量浪费。
3、本发明通过控制天线阵的波束方向使能量朝指定方向辐射,提高充电效率。
4、本发明具有使用简单,功能强大,适用性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去除上表面透明保护层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贴片天线的主视图。
图5是图4中贴片天线A-A面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贴片天线的后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互感线圈和红外线对管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中远场无线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9是本发明中近场无线充电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传感器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按键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显示模块的原理框图
图中:1、透明保护层,2、外壳,3、主电路板,4、DMF5001液晶显示模块,5、数据线,6、按键,7、贴片天线,8、互感线圈,9、控制面板,10、微带线,11、中间层电路板,12、红外线对管,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