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片上多端口存储控制器的智能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0699.5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0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漆维;乔飞;吴泽邦;杨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端 存储 控制器 智能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片上多端口存储控制器的智能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社会信息化日益发展的今天,视频监控广泛应用于机场、地铁、广场和超市等许多主要公共场所中。在这些视频监控系统中,监控场景的信息通过视频采集节点采集并进行压缩编码处理经宽带传输网络传输到中央服务器上,服务器上运行视频解码与智能视觉分析,再通过控制器将智能视觉分析的结果反馈给各个视频采集节点。随着视频采集节点的规模越来越大,摄像机可支持的分辨率越来越高,这类视频监控系统存在如下问题:
1)传输带宽压力大。传输网络中传输的是经压缩的原始视频信息,单路1080p的视频流就需要5M带宽,密集的监控节点给实时传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2)中央服务器计算负担大。多个摄像节点的视频流传输到中央服务器再进行处理,面对巨大的数据量,即便是高性能的服务器也难以实现实时分析。3)传输延时与反馈延时的时间过长。由于监控场景信息是传输到服务器再进行处理,处理的结果再通过传输网络反馈到监控节点,额外增加了传输延时与反馈延时,无法实时调节摄像头或报警,存在安全隐患。4)信息完整性隐患。中央服务器进行智能视觉分析的数据通过了压缩编码与解压缩,信息可能受损,同时,传输过程中可能遇到信息安全攻击、传输遗漏等问题,信息的完整性隐患也可能影响视觉分析结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监控系统中的通信带宽需求、以及服务器分析与计算负担,并进一步提高信息完整性,解决传输延时与反馈延时的时间过长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片上多端口存储控制器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视频采集模块、智能视频分析模块、结果处理模块、片外存储器、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片外存储器的多端口存储控制器,所述视频采集模块、智能视频分析模块、结果处理模块、以及片外存储器分别与所述多端口存储控制器连接,所述智能视频分析模块分别与所述视频采集模块、以及结果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视频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视频信息数据,将所述视频信息数据存储至所述片外存储器,并接收由所述智能视频分析模块所发送的反馈信号,根据所述反馈信号调整所述视频信息数据的采集角度;
所述智能视频分析模块,用于读取所述片外存储器中的视频信息数据,并对所述视频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反馈信号和分析结果,将所述反馈信号发送至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将所述分析结果发送至所述结果处理模块;
所述结果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分析结果进行处理,以获得监控结果。
优选地,所述多端口存储控制器包括:至少三个输入/输出端口、仲裁单元、预取单元、地址映射/读写控制单元、地址通道、数据通道、以及控制单元,所述至少三个输入/输出端口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仲裁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仲裁单元的另外三端分别与所述地址映射/读写控制单元的第一端、预取单元的第一端、以及数据通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预取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地址映射/读写控制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地址映射/读写控制单元的第三端与所述地址通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数据通道的第二端、以及所述地址通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的两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片外存储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多端口存储控制器中的三个输入/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视频采集模块、智能视频分析模块、以及结果处理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压缩模块,所述多端口存储控制器包括四个输入/输出端口,所述多端口存储控制器中的另一个输入/输出端口与所述压缩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传输通信模块,所述结果处理模块和压缩模块分别与所述传输通信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功能配置与功耗管理模块,所述功能配置与功耗管理模块与所述视频采集模块、智能视频分析模块、结果处理模块、以及压缩模块分别连接。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功能配置与功耗管理模块、以及传输通信模块分别连接。
优选地,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视频传感器、模拟/数字转换单元、以及预处理单元。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6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