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短时耐受能力的中压大容量直流断路器触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0974.3 | 申请日: | 2012-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荣命哲;马瑞光;纽春萍;吴翊;杨飞;孙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H73/04 | 分类号: | H01H7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耐受 能力 中压大 容量 直流 断路器 系统 | ||
1.一种提高短时耐受能力的中压大电流直流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母排、下母排、静触头、弧触头、动触头、软连接、导电块、凹形铁磁部件、等电位连接杆、第一跑弧道、第二跑弧道、卡块、拨叉、拨叉弹簧、推杆、叠簧和分闸弹簧;
所述上母排、静触头、弧触头、动触头、软连接、导电块、下母排构成导电回路;
所述卡块与动触头固定,拨叉可推动卡块带动动触头运动合闸,由推杆处的叠簧提供触头压力;
所述拨叉可被分闸机构挑起与卡块分离,动触头在分闸弹簧的作用下转动分闸。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短时耐受能力的中压大电流直流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跑弧道与上母排电气连接,第二跑弧道通过等电位连接杆与下母排电气连接,第一跑弧道和第二跑弧道成“V”形,过渡平缓,在进行短路电流的开断时,电弧很容易从触点之间转移到第一跑弧道和第二跑弧道上。
3.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短时耐受能力的中压大电流直流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母排为一块竖直放置的扁形铜排,上母排的下端安装有承担主要通流作用的静触头,静触头上焊接有耐烧蚀的触点。
4.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短时耐受能力的中压大电流直流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上母排的一侧、静触头的上部设置有弧触头,弧触头端部焊接耐烧蚀的触点。所述弧触头的端部和上母排之间安装有弹簧,可以使弧触头左右运动,同时弧触头周围设置有导向和限位的部件,保证弧触头不被弹出或偏离。
5.基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短时耐受能力的中压大电流直流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弧触头通过软连接与上母排电气连接,具有较强的通流能力。由于弧触头可动,弧触头与静触头均能与动触头良好接触,有利于增大触头系统触点处的接触面积,减小触点之间的霍尔姆力。
6.基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短时耐受能力的中压大电流直流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断路器分断时产生电弧之后,流过静触头和弧触头的电流可以形成较强的吹弧磁场,有利于电弧迅速的向跑弧道转移。
7.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短时耐受能力的中压大电流直流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下母排在临近动触头的地方有与下母排或支架固定连接并垂直于下母排向下延伸的导电块,导电块与下母排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动触头的转轴设置在下母排的端部或者设置在支架上,动触头的下端延长并通过软连接与导电块连接;当回路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依次通过上母排、静触头、弧触头、动触头、软连接、导电块和下母排,因为下母排导电块和动触头内的电流流向相反,相互之间会产生比较大的斥力,这个斥力通过转轴作用到触点处,增大了触头压力,使触头不容易被短路电流斥开。
8.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短时耐受能力的中压大电流直流断路器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动触头的下面端部和部分第二软连接被凹形部件包裹,凹形部件由铁磁材料构成,并固定在支架上。动触头在闭合位置时,流过的电流产生的磁场大部分会经过凹形铁磁部件,在局部形成一个电磁铁,当动触头中流过短路电流时,凹形铁磁部件会对动触头下面端部产生一个吸力,这个吸力通过转轴作用在触点上,增大了触头之间的触头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097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灯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烧结钕铁硼磁体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