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速传感器磁性块装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2099.2 | 申请日: | 2012-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朱云毅;周锐;朱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瑞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玉国;陈忠辉 |
地址: | 215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磁性 装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速传感器磁性块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轮速传感器磁性块是一种被安装在小型汽车所使用的轮速传感器内部的精密半导体部件,其作用是配合轮速传感器的电子系统读取汽车变速器转盘的转速,从而获取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相对速度,以便结合汽车配备的相关电子机械设备(如EPS智能车载电脑、ABS刹车系统、EDS自动动力辅助等等)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动力输出、扭力分配以及安全止动等作出准确合理的调控。因此,该磁性半导体在轮速传感器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也是该套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由于该磁性块自体本质具有:体积微小(约4mm × 4mm × 4mm)、材质特性较软(HV-350)等物理特性,加之装配位置要求极高的工艺要求,所以该产品的组装过程一直是相对难度较大的过程,其装配位置度的精准尺寸是否到数、装配后磁性块是否完好、测试功能是否合格等条件都是整套系统合格与否的衡量标准。目前,完成该项装配作业的主要依靠人工手动装配,因而带来品质问题以及隐患较多,产品良率低下,且增加了产品报废成本。同时由于是人工手动作业,操作微小部件带来的作业疲劳度较重,需要更替人员进行操作,从而也增加了人力成本,减低了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轮速传感器磁性块装配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轮速传感器磁性块装配装置,特点是:在基板上安装有定位固定机构,定位固定机构上设有与轮速传感器外形相同的容纳腔,容纳腔的侧面安装有导滑槽,导滑槽的内腔与容纳腔相连通,导滑槽的中部垂直连接有供料单元,供料单元的内腔与导滑槽的内腔相连通,导滑槽的另一端设有磁性块推装机构,磁性块推装机构包括导向座和同轴压头,同轴压头置于导向座的导向槽中,同轴压头伸入导滑槽的内腔中。
进一步地,上述的轮速传感器磁性块装配装置,其中,所述同轴压头上安装有活动把手。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轮速传感器磁性块装配装置,其中,所述定位固定机构的材质为抗磁金属材料。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定位固定机构对轮速传感器进行精定位和固定,供料单元将磁性块自由有序导入到导滑槽内,磁性块推装机构实现推装作业,将导滑槽内的磁性块有效推入到定位固定机构内的轮速传感器中。既保证了产品装载的精度稳定性,又便于人工取放操作,非常便捷,改善了工位作业效率,提高产能,缩短生产周期,大幅度降低人工作业强度,减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轮速传感器磁性块装配装置,在基板1上安装有定位固定机构2,定位固定机构2的材质为抗磁金属材料,定位固定机构2上设有与轮速传感器外形相同的容纳腔,容纳腔的侧面安装有导滑槽4,导滑槽4的内腔与容纳腔相连通,导滑槽4的中部垂直连接有供料单元3,供料单元3的内腔与导滑槽4的内腔相连通,导滑槽4的另一端设有磁性块推装机构5,磁性块推装机构5包括导向座和同轴压头,同轴压头置于导向座的导向槽中,同轴压头伸入导滑槽的内腔中,同轴压头上安装有活动把手。
定位固定机构2用于对产品(轮速传感器)进行精定位和固定,轮速传感器定位于定位固定机构2的容纳腔中,磁性块推装机构5实现推装作业。定位固定机构2采用高耐磨抗磁金属材料制作,保证产品手动放置时方向的准确性,起到高精度定位和防错的作用,属于换型部件,可满足不同产品的使用,换型灵活方便。
具体应用时,手工将轮速传感器放于定位固定机构2的容纳腔中,供料单元3将磁性块自由有序导入到导滑槽4内,磁性块推装机构5实现推装作业,磁性块推装机构5的活动把手带动同轴压头在导滑槽4做轴向运动,同轴压头将导滑槽4内的磁性块有效推入到定位固定机构2内的轮速传感器中,同轴压头返回,操作简便、省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既保证了产品装载的精度稳定性,又便于人工取放操作,非常便捷,改善了工位作业效率,提高产能,缩短生产周期,大幅度降低人工作业强度,减低生产成本。
需要理解到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瑞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科瑞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20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子参干奶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垂直型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