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动光敏印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3622.3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谢万彬;马宗涛;补建;罗安;周聪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三泰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1/22 | 分类号: | B41K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 光敏 印章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章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转动方式实现盖章操作的滚动光敏印章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盖章设备或产品中,就盖章实现的方式而言,有滚动盖章和直上直下的传统盖章模式两种。
对于滚动盖章而言,目前都是使用金属或者硬质合成塑料,其印章面的印章图案采用机械加工方式雕刻而成,没有使用光敏印章,容易引起印章面局部印油过多,导致在盖章过程中形成图案失真。而若采用光敏材料来制作印章层,由于光敏材料是软质材料,容易导致在滚动盖章过程中,印章层表面的图案出现变形,从而导致盖到纸张上的章不合格。而当印章结构中具有向印章层提供印油的软质储油材料层时,在纸张上盖出的印章图案变形更大。因此,现有技术中不能将光敏材料制作的印章层用于滚动印章上。
对于传统的直上直下盖章模式而言,虽然使用光敏印章来完成盖章比较容易,但是在盖章的瞬间,需要纸张停留保持静止,才能防止印章图案变形,因此盖章的效率不高。
然而,光敏印章作为新的一种印章模式,在银行、政府等办公领域内,凭着其良好的盖章效果渐渐得到更多的运用,但是也基本上局限于人工盖章操作,无法装入自助设备,实现自动高速的滚动盖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印章图案发生变形的滚动光敏印章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滚动光敏印章结构,包括半圆柱形的基体,在基体的半圆柱面上设置有印章层,所述印章层采用光敏材料制作,在印章层与基体之间设置有软质材料制作的第一储油材料层,在第一储油材料层与印章层之间设置有支撑架层,所述支撑架层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的是,在基体的半圆柱面上开设有腔体,所述第一储油材料层与支撑架层均设置在腔体内,所述印章层设置在支撑架层表面并覆盖整个腔体。
进一步的是,在支撑架层与印章层之间设置有软质材料制作的第二储油材料层。
进一步的是,在基体上设置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第一储油材料层相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第一储油材料层与印章层之间设置有支撑架层,从而可以为印章层提供有力的支撑,可有效防止盖章过程中印章图案变形,支撑架层上设置的通孔可以使第一储油材料层经通孔向印章层提供印油,尤其适合在滚动印章结构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效果示意图;
图2为沿半圆柱印章径向方向剖开的剖视结构图;
图3为各部件组合在一起后的立体效果图。
图中标记为:基体1、印章层2、支撑架层3、第一储油材料层4、腔体5、第二储油材料层6、注油孔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滚动光敏印章结构,包括半圆柱形的基体1,在基体1的半圆柱面上设置有印章层2,所述印章层2采用光敏材料制作,在印章层2与基体1之间设置有软质材料制作的第一储油材料层4,在第一储油材料层4与印章层2之间设置有支撑架层3,所述支撑架层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光敏材料是一种现有技术中常用的通过光照腐蚀形成图案的材料,其用在印章上时,印油只能从腐蚀后形成的图案上渗出,使得盖章操作过程中仅在纸张需要形成印章图案的位置有印油,不会造成印章图案失真。第一储油材料层4的设置,可以预先往第一储油材料层4中加入印油,使得在盖章操作时,该第一储油材料层4可持续向印章层2提供印油,避免每次盖章操作都去沾附印油,可大大提高盖章效率。但是,由于印章层2的光敏材料以及第一储油材料层4均为软质材料,为了防止盖章过程中形成印章图案变形,通过在第一储油材料层4与印章层2之间设置支撑架层3,可以为印章层2提供有力的支撑,可有效防止盖章过程中印章图案变形。支撑架层3上设置的通孔可以使第一储油材料层4经通孔向印章层2提供印油。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第一储油材料层4与支撑架层3露出基体1的半圆柱表面,虽然也能保证对印章层2形成有效支撑,但将造成印油外泄,因此作为优选的方式,在基体1的半圆柱面上开设有腔体5,所述第一储油材料层4与支撑架层3均设置在腔体5内,所述印章层2设置在支撑架层3表面并覆盖整个腔体4。这样,既可以保证第一储油材料层4持续向印章层2提供印油,又能防止印油从第一储油材料层4渗透到外部空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三泰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三泰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