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树脂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铝合金树脂复合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3636.5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7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剑;吴彦琴;郭强;陈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15/20;B32B27/00;C23F1/36;C23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树脂 复合体 制备 方法 及其 | ||
1.一种铝合金树脂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将经过前处理的铝合金基材通过阳极氧化得到表面含有具有纳米微孔的氧化膜层的铝合金;
S2,将步骤S1所得含有具有纳米微孔的氧化膜层的铝合金与腐蚀物接触,在氧化膜层外表层形成腐蚀孔得到经过表面处理的铝合金基材,所述腐蚀物选自氨、肼、肼衍生物、及水溶性胺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S3,将经过表面处理的铝合金基材置于模具中,然后将树脂组合物注入模具中与经过表面处理的铝合金基材相结合,成型后得到铝合金树脂复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步骤S1所得含有具有纳米微孔的氧化膜层的铝合金与腐蚀物接触包括将步骤S1所得含有具有纳米微孔的氧化膜层的铝合金浸入pH=10-13的含有腐蚀物的腐蚀液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液选自氨、乙二胺、二乙基胺、乙醇胺、三甲基胺、甲基胺、二甲基胺或氯化氨的水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液为氨-氨盐的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液为NH3-NH4Cl、NH3-(NH4)2SO4、NH3-NH4HCO3、NH3-NH4NO3的水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液中氨-氨盐质量百分浓度为0.1-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腐蚀液的质量为基准,所述腐蚀液中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99%,氨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腐蚀液的质量为基准,所述腐蚀液中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90%,氨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5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腐蚀液的质量为基准,所述腐蚀液中氨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80%,氨盐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50%。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将步骤S1所得含有具有纳米微孔的氧化膜层的铝合金多次浸入腐蚀液中,每次浸渍的时间为1-60min,每次浸渍后用水洗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入的次数为2到10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孔的孔径为10-100nm,所述腐蚀孔的孔径为200nm-2000nm,所述氧化膜层的厚度为1-5u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氧化包括将经过前处理的铝合金作为阳极放入10wt%-30wt% 浓度硫酸中,温度10-30℃于10V-100V电压下电解1-40min得表面含有1-10um厚的氧化膜层的铝合金。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包括对铝合金基材表面进行打磨,然后依次进行除油、第一水洗、碱蚀、第二水洗、中和、第三水洗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组合物为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树脂为含有主体树脂和聚烯烃树脂的共混物。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树脂为聚苯醚与聚苯硫醚的混合物,所述聚烯烃树脂的熔点为65℃-105℃。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树脂中聚苯醚与聚苯硫醚的重量比为3:1-1:3。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树脂为聚苯醚与聚酰胺的混合物,所述聚烯烃树脂的熔点为65℃-1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6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