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3891.X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和彦;渡部紘文;安川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H02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子控制装置,通过基于驾驶员的操作驱动控制作为电动促动器的电动机来控制汽车的制动力,其构成为,在框体即金属制的壳体内收纳有用于驱动控制所述电动机的控制电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3210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子控制装置中,通过在上述壳体的外表面突设多个叶片,使构成上述控制电路的电子部件中的例如以变换器电路的开关元件为代表的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从上述壳体的外表面向外部散热。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电子控制装置中,对上述壳体中的空气流通导致的散热未作考虑,在提高上述发热部件的冷却效果方面仍然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控制装置,能够利用所述框体的内部的空气流动有效地冷却发热部件。
本发明的前提是提供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其在固定于作为控制对象的电动促动器的促动器壳的框体内收纳安装有包括发热部件的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而成。该电子控制装置具备:突出部,其突设于框体的内表面,使电路基板中安装有发热部件的区域落座于该突出部;空隙部,其形成在所述框体的内表面与所述电路基板之间且所述突出部的外周侧;呼吸孔,其以连通其空隙部和所述框体的外部空间的方式贯通所述框体形成;连通孔,其以在将所述框体安装于所述促动器壳上时,使该促动器壳的内部空间和所述空隙部连通的方式贯通所述框体形成,在所述呼吸孔与所述连通孔之间,经由所述空隙部可使空气流通。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所述呼吸孔与所述连通孔之间经由所述空隙部流通的空气,能够使从所述发热部件向所述突出部传递的热量向所述框体的外部释放,故而能够有效地冷却所述发热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应用本发明的电子控制装置的促动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另外的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促动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源模块单体的立体图;
图5是图3所示的壳单体的立体图;
图6是将图1所示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在与图5的A-A线相当的位置切断表示的立体图;
图7是将图6所示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在与B-B线相当的位置切断表示的立体图;
图8是将图6所示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在与C-C线相当的位置切断表示的图。
标记说明:
2:电动机(电动促动器)
3:电动机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
4:电动机壳(促动器壳)
7:框体
12:壳体
13:壳体的底壁
15:罩
16:电源模块(电路基板)
21:供电端子(连接部件)
24:开关元件(发热部件)
25:第一电解电容器(干扰滤波器部件)
26:第二电解电容器(干扰滤波器部件)
30:常态线圈(干扰滤波器部件)
31:共态线圈(干扰滤波器部件)
38:块状突部(突出部)
39:供电端子插通孔(连通孔)
41:呼吸孔
43:空隙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图,其中,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电子控制装置的促动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另外的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促动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3是电子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所示的促动器单元1用于搭载于汽车的电动式制动增力装置,其具备:通过三相交流电驱动且控制制动液的液压的电动促动器即电动机2、基于操作者的制动操作及汽车的运转状态驱动控制电动机2的作为电子控制装置的电动机控制装置3。另外,图示省略,电动机2通过所谓的滚珠丝杠机构使控制制动液的液压的未图示的活塞进退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38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