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式辐射管专用燃气脉冲烧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5661.7 | 申请日: | 201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8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科皓燃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12 | 分类号: | F23D14/12;F23D14/48;F23D14/6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辐射 专用 燃气 脉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燃烧器的零部件,特别是一种蓄热式辐射管专用燃气脉冲烧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炉窖的燃烧器烧嘴都为一级燃烧的烧嘴,由于结构缺陷,使得燃气只经过一次燃烧,从而使得燃气的燃烧不充分不完全,影响系统的能量转换,烧嘴的火焰温度场也不均匀,严重影响到辐射管的寿命,而且烟气出口速度不高,排出的烟气温度高,热损失大,烟气中NOx和未完全燃烧的CO排放量大,污染环境而且影响系统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级燃烧的蓄热式辐射管专用燃气脉冲烧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热式辐射管专用燃气脉冲烧嘴,包括第一、第二烧嘴,两烧嘴成对使用分别安装在辐射管的两端,所述第一、第二烧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烧嘴包括第一燃气接口和空气进气腔,第一燃气接口通过第一烧嘴芯与第一烧嘴混合接头相通,第一烧嘴混合接头另一侧则与第一空气导管连通,空气进气腔内设置有第一点火及检测装置和第一点火空气接口,空气进气腔通过第一蓄热体与第一空气导管相连通,所述辐射管与两烧嘴的空气导管相连,两空气导管上设置有若干通孔;好处是将热空气实现两次分配,从正面喷出的一次风量,从多个腰形或圆形孔喷出的二次风量,形成二次燃烧,控制火焰燃烧温度,达到在辐射管内均匀燃烧的目的,提高了辐射管的表面温度均匀性和使用寿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蓄热体上设置有第一主空气入口及烟气出口,第一蓄热体由烧嘴钢结构组成,并覆盖有保温材料;好处是能够起到较好的蓄热保温的作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辐射管为U型或W型;
进一步,所述第一蓄热体中填充有陶瓷小球或陶瓷蜂窝;好处大大节省燃料,提高产量,降低排放烟气温度;
进一步,所述的通孔为圆形或腰形,好处是方便二次风的流出;
进一步,所述烧嘴外接有用于实现大小火脉冲开关控制的电磁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空气导管上设置若干孔,实现了热空气的二次分配,达到多级燃烧的目的,降低了烧嘴燃烧的烟气温度,提高了辐射管的表面温度均匀性和使用寿命,而且采用两个烧嘴成对使用,一只烧嘴正常燃烧工作时,另一只烧嘴通过烟气进行蓄热,提高了热能的使用效率,而且降低NOx的排放,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蓄热式辐射管专用燃气脉冲烧嘴,包括第一、第二烧嘴1、2,两烧嘴成对使用分别安装在辐射管3的两端,所述第一、第二烧嘴1、2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烧嘴1包括第一燃气接口11和空气进气腔,第一燃气接口11通过第一烧嘴芯19与第一烧嘴混合接头17相通,第一烧嘴混合接头17另一侧则与第一空气导管18连通,空气进气腔内设置有第一点火及检测装置12和第一点火空气接口13,空气进气腔通过第一蓄热体15与第一空气导管18相连通,所述辐射管3与两烧嘴的空气导管18、28相连,两空气导管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的通孔为圆形或腰形。达到多级燃烧的目的,从正面喷出的一次风量约占总风量的20~50%,从多个腰形或圆形孔喷出的二次风约占总风量的50~80%。燃烧产生的烟气将热量传给辐射管3后进入另外一只烧嘴,通过与第二蓄热体25的换热后一方面加热第二蓄热体25,另一方面烟气本身温度可以降到100~400度,然后通过第二主空气入口及烟气出口24排出烧嘴,由于采用以上的方法,降低了烧嘴燃烧的烟气温度,提高了辐射管3的表面温度均匀性和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蓄热体15上设置有第一主空气入口及烟气出口14,第一蓄热体15由烧嘴钢结构组成,并覆盖有保温材料,能起到较好的蓄热保温的作用,减少能量耗散。
所述第一蓄热体15中填充有陶瓷小球或陶瓷蜂窝,蓄热填料的蜂窝陶瓷热容量1000kJ/kg以上,使用温度≥1700℃,在加热炉、烘烤器、均热炉、裂解炉等窑炉中可节省燃料达40%以上,产量提高15%以上,排放烟气温度低于150℃,可以大大的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科皓燃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科皓燃烧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5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材粉碎工艺及其设备
- 下一篇:一种垃圾发酵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