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扩充智能手机、平板电脑SD卡存储容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5938.6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7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程;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谛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M1/725;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扩充 智能手机 平板 电脑 sd 存储容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针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实现扩充本地存储空间及保证数据安全的一种方法。
背景技术
在移动设备高速发展的今天,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密不可分,由于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的特点,使得如今的移动设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使用价值。同时用户已经习惯于将自己的一些文档、照片、 视频、音频等文件保存在自己的移动设备中,日积月累,用户的数据会越来越多,一方面,移动设备本地的存储空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讲,尽管自己的设备中有大量的数据,但是需要经常访问和使用的其实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对于那些10天、半个月甚至好几个月用户都不访问的数据无形中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如果用户的设备丢失或者损坏,这将给用户造成极大的损失。因此如果有办法释放掉这部分用户长时间没有访问的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也保证了这部分数据的安全,用户基本上感觉不到自己的空间不够用。因为日积月累用户始终有一部分数据不会经常使用,被释放掉的这部分数据,用户需要时可随时恢复,基于以上几点,一种用于扩充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存储空间的技术应运而生了。该方法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解决了用户对存储空间的增长需求。第二,避免了存储空间的浪费。第三,加快了文件的检索速度,提高了系统性能,用户体验更加良好。第四,解决了由于设备损坏、丢失、用户误操作而造成的数据丢失。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扩充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存储空间的方法成功的解决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倡导经济,节约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用户的数据安全,具体内容:该方法由系统设置模块,数据收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服务器存储模块,数据恢复模块,文件管理模块组成,系统设置模块由用户设定指定参数,数据收集模块根据用户设定的参数去收集满足条件的文件,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收集模块收集的文件发送到服务器存储模块,用户需要恢复文件时,使用数据恢复模块恢复全部或者指定的文件,同时用户也可以利用文件管理模块手动指定需要释放空间的文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方法的系统设置模块;
图2是本方法的数据收集模块;
图3是本方法的文件管理模块;
图4是本方法的数据传输模块;
图5是本方法的服务器存储模块;
图6是本方法的数据恢复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系统设置模块是为了设定系统运行需要的一些必要参数,包括:
1)暂存需要释放空间的文件的文件夹。
2) 本地存储器的预留空间,用户一旦设定预留空间,该方法可保证设备的本地存储器上始终保留用户指定的空闲空间。
3) 间隔时间,即当前时间减去文件访问时间,如果用户不指定以上参数,该方法使用默认设置。以上参数设定完毕后,系统设置模块会将这些参数值保存在一个固定文件中。
如图2数据收集模块首先解析系统设置模块保存的参数文件,得到解析结果。然后扫描设备的本地存储空间,根据扫描结果得到用户的文档、 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图片文件的父路径,将父路径保存到对应文件中。遍历这些父路径里面的文件,将符合条件的文件移动到系统设置模块指定的文件夹里面,并保存这些文件的路径供数据恢复时使用。符合条件的文件是指:当前系统时间减去文件访问时间得到的结果大于或者等于用户设定的时间间隔。移动文件时本模块自动判断这些满足条件的文件所占用空间的总和是否达到系统设置模块中设定的预留空间大小,若达到则停止移动,未达到则继续移动。数据收集模块完成以后,所有满足条件的文件都会被移动到系统设置模块指定的文件夹中。最后保存这些文件的绝对路径,当数据恢复时使用。
如图3文件管理模块让用户手动将需要释放文件移动到系统设置模块中指定的文件夹中,等待数据传输模块开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谛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谛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5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