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面积自动迎阳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6030.7 | 申请日: | 2012-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林锦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锦城 |
主分类号: | F24J2/30 | 分类号: | F24J2/30;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9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积 自动 热水器 | ||
(一)技术领域:可再生清洁能源。
(二)背景技术:
1、现在所采用的太阳热水器均为真空玻璃热管式太阳热水器,该机型是我国最早引进的,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其结构:真空玻管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保温原理酷似热水瓶,选择性吸热膜镀在内管外表面上,开口一端与热水箱连接,引水进行热交换,冷热水均由同一个口咀上下,这就是真空玻璃热管式太阳热水器的工作原理。
优点: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缺点:①冷热水冲击易炸管,因此早晚上水,限制了热水产量;②沉积结垢大部分集中在斜面与底部,造成热交换日益衰减;③玻管内不可取用的热水占总产量的40%左右,造成热能浪费;④一旦真空玻管意外破碎一根,当即出现整机缺水待修的紧迫局面,是一个重大的安全缺陷。
2、真空玻璃热管超导型太阳热水器。其结构与工作流程是:镀膜玻管吸热传过——空气层——紫铜箔——空气层——两端密闭的紫铜管——无机介质吸热气化——上升至热水箱内—热交换后下坠进入下一轮循环。
优点:据产品广告称,真空玻璃超导型的传热速度是白银的1000倍,并彻底克服了真空玻璃热管型的六大缺陷。
缺点:①传热层次超过8道——当今选择性吸热膜效率高达93%-96%,多一道传热就多一道损耗和时间;②传热距离太长,以玻管长1800计,其平均传热距离要在1000左右;③热交换区就是伸进热水箱内的一小段紫铜管——热交换面积小,一旦结垢影响更大;④0.3厚的不整形紫铜箔与玻管,紫铜管间接触面充其量只有几十点,削弱了紫铜超导热的功能;⑤气体只是对流速度快,但不是热的良导体,质轻、传热效果远不如水。⑥玻璃热管内不走水,形似干烧,辐射散热严重,仍存有安全隐患。
3、据中外合资公司最新报导:无阻导传热速度是纯银的三万倍?提高热水产量40%?并申报了十几个国家的发明专利。详见实审背景技术。
以上2、3两点均属玻璃热管超导型,其最大的缺点是:①无水循环形似干烧,玻璃内管温度高达300℃,且不说热交换不畅,也存在安全隐患。真空玻璃外管烫手的事实证明幅射散热严重,怀疑浪费的热量超过不可取用的热水热量;②传热层次太多,传热介质远离热交换区,设计有悖于能量转换定律;③得到热水是设计的最终目的,水又是热的良导体,更有其它许多物理特性,被禁固在贮热水箱内,均没有被充分发挥利用,为此创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自动太阳跟踪器的复杂系统,却又有一定跟踪功能的全面积自动迎阳热水器。其热交换原理是利用太阳东升西落,永远不变的运动规律与△形具有东西两面的几何特性相结合。但是,单纯的三角形没有实用价值,理由是:“三角形两斜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使其日照余弦损失均大大超过平板型和真空管型,同时又带来了许多其它缺陷。为此,必须优化三角形的形状结构以增加迎阳面积。深入研究发现,以三角形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半的几何定理为基础,将封闭式三角形变成放射式的多曲面翼形,并使其翼面适应于不同时段日照角度的要求,减少余弦损失,以此理论为基 础能大大缩短设计周期。
本发明突出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锦城,未经林锦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内置斜楔冲孔模的压料芯
- 下一篇:对象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