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协作网络的增量中继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6334.3 | 申请日: | 201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4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陈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155 | 分类号: | H04B7/155;H04B7/08;H04B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输入 输出 协作 网络 增量 中继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协作网络的增量中继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自J.N.Laneman等人在2004年提出之后,协作分集技术便引起了广泛注意。通过应用协作技术,可以获得额外的分集增益,同时也可以减少射频(RF)功率要求。但是在协作网络中,由于半双工通信以及不同时隙中的信道必须正交的限制,所以以上提到的两点好处都是以牺牲频谱效率为代价的。
为了解决这个弊端,当前已经提出了三种技术来增强协作网络的频谱效率,分别是:波束形成、空时编码以及增量中继。在波束形成中,假设信源和中继已经知道了前向信道的信息,这样信源和中继即可调整各自的发送信号的相位偏移,使得它们的信号能够相干叠加,从而提高频谱效率。但是要想应用波束形成技术,需要在现有的射频设备上做很大的修改。至于空时编码技术,虽然其能够很好的改善频谱效率,但是它对信宿端的解码器要求很高,而且要想设计一个实际可用的码本并不容易。
和波束形成以及空时编码不同,在增量中继协作网络中,通过特定的判决条件来限制中继的转发,从而节约了信道和功率资源,提高频谱效率。信宿端对直接链路做判决,如果满足特定的条件,则通知信源与中继,中继和信源根据通知信息,做相应的动作(发送或者不发送信号)。和波束形成、空时编码相比,增量中继具有以下的优点:1)协议简单,中继只需要测量自己的信道信息即可(不需要知道全局信道信息);2)信源和中继处,无需掌握或估计整个拓扑结构;3)该技术涉及到的开销是三者中最小的(只需信宿端反馈一个单比特的信息)。
Wan Choi等人于2010年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上的文章“Adaptive Multi-Node Incremental Relaying for Hybrid-ARQ in AF Relay Networks”中提出了一种多个单天线中继的增量中继方案,在该方案中要求中继挨个进行放大转发(AF),信宿端进行最大比合并(MRC),直到输出信噪比(SNR)大于一个预先设定的门限值。Salama Ikki,Mohamed H.Ahmed等在2008年发表在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Conference上的文章“Performance Analysis of Incremental Relaying Cooperative Diversity Networks over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中讨论了增量中继在单中继、单信源、单信宿网络中的应用,分析了中断概率,误码率以及吞吐量,并给出了闭合表达式。但是以上提及的文章中包括现有的研究文献中,都是在单天线节点的环境中应用增量中继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协作网络的增量中继传输方法,在多天线节点环境中引入增量中继方案,从而以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改善了MIMO协作网络中频谱效率低的弊端。本发明具有复杂度低、操作简单的特点,同时与常规的策略对比,在资源利用率方面有较大的性能提升。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多输入多输出协作网络的增量中继传输方法,整个传输过程分为两个时隙,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第一个时隙内,信源S对中继R和信宿D广播信号序列;
步骤2:信宿D接收到来自信源S的信号后,计算每个天线上的信号输出SNR,并将其与一个预设设定好的门限值进行对比;
步骤3:如果所有天线上的符号的SNR足够高,大于门限值,则信宿D反馈给信源S和中继R一个单比特的信息(B=1),表明直接链路信号的成功。在第二时隙中,中继R不进行转发。此时频带是空闲的,信源S可以选择发送一个新的信号或者也可以不发任何信息,如果发送新的信号,则相当于增大了传输速率,如果不发送,则相当于节省发送功率;
如果直接链路信道不好,信宿D接受到的信号SNR很低,则信宿D反馈给信源S和中继R一个单比特的信息(B=0),表明直接链路传输失败。此时,在第二时隙中,中继R放大转发(AF)其在第一时隙接受到的信号,从而获得额外的分集增益;
步骤4:如果中继R进行了转发,则在第二时隙结束时,信宿D根据最大比合并(MRC)技术,将两个时隙内收到的信号合并,并将合并后的信号经过一个迫零(ZF)均衡器,再解码信号。
本发明中,在信宿节点处对直接链路做判决,将结果反馈给中继R和信源S,从而决定第二时隙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筒微滤机
- 下一篇:夹持式喂纱的断续复合纺纱装置、方法及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