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电池壳及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6658.7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涌;寇慕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0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程新霞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盖板 结构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电池壳及电池。
背景技术
当前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原来的手机电池、数码产品电池到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UPS、储能等领域的电池,单体电池越来越大,组合使用越来越多,对结构的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组合使用时,使用螺柱结构连接比较容易。目前常用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盖板基本包括盖板、塑料密封件、极柱、绝缘片、防爆装置。盖板极柱采用螺柱,极柱在导电的同时还起到紧固塑料密封件密封的作用,在电池外部连接的过程中,会使极柱扭动,同时带动汇流片扭动,容易造成电池短路或者断路、电解液泄露,从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解决极柱在外部连接过程中可能会受力扭动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包括盖板、塑料密封件、极柱、陶瓷绝缘片、防爆阀,一个极柱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与盖板连接,另一极柱采用塑料密封件和陶瓷绝缘片组合的方式与盖板连接实现密封和绝缘。
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对于铝壳电池,正极柱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与盖板连接,负极柱采用塑料密封件和陶瓷绝缘片组合的方式与盖板连接实现密封和绝缘。
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对于钢壳电池,正极柱采用塑料密封件和陶瓷绝缘片组合的方式与盖板连接实现密封和绝缘,负极柱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与盖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对于铝壳电池,正极柱端面是圆形形,正极柱端面厚度高于盖板厚度0-0.5mm,盖板上有与正极柱端面同样大小的圆孔;负极柱端面为方形,周围嵌套方形的陶瓷绝缘片,陶瓷绝缘片与负极柱端面和盖板间紧密配合;盖板设有台阶,盖板台阶上部塑料密封件采用注塑的方式加入负极柱与盖板之间,塑料密封件上面压有压板,盖板台阶下部与陶瓷绝缘片紧密配合。
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对于铝壳电池,盖板的材料是铝,正极柱的材料是铝,壳体的材料是铝,负极柱的材料是铜。
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对于铝壳电池,盖板的材料是铝,正极柱的材料是铝,壳体的材料是铝,负极柱的材料是铜镀镍。
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对于钢壳电池,正极柱端面为方形,周围嵌套方形的陶瓷绝缘片,陶瓷绝缘片与正极柱端面和盖板间紧密配合,盖板设有台阶,盖板台阶上部塑料密封件采用注塑的方式加入正极柱与盖板之间,塑料密封件上面压有压板,盖板台阶下部与陶瓷绝缘片紧密配合;负极柱端面是圆形,负极柱端面厚度高于盖板厚度0-0.5mm,盖板上有与负极柱端面同样大小的圆孔。
优选的,所述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对于钢壳电池,盖板的材料是不锈钢,正极柱的材料是铝,壳体的材料是不锈钢,负极柱的材料是不锈钢。
一种锂离子电池壳,包括电池罐和封闭其开口的电池盖板,所述电池盖板具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盖板结构。
一种具有上述所述锂离子电池壳的锂离子电池。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采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不易扭动。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铝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铝壳电池正极柱的示意图。
图5、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铝壳电池负极柱的示意图。
图7、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钢壳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钢壳电池负极柱的示意图。
图10、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盖板结构钢壳电池正极柱的示意图。
其中,1-压板 2-塑料密封件 3-陶瓷绝缘片 4-盖板
5-负极柱端面 6-正极柱 7-负极柱 8-防爆阀
9-激光焊接全周 10-正极柱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6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敲击扳手
- 下一篇:激光靠泊与环境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