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6705.8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9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任太军;曹明章;李广泽;王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8 | 分类号: | A01N47/38;A01N43/9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 |
地址: | 5181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虫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合物农药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茚虫威(indoxacarb)是一种新型噁二嗪类杀虫剂,其杀虫机理是通过阻断害虫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通道,使害虫的神经细胞丧失功能而被麻痹,协调能力下降,最终死亡。药剂通过接触或取食进入虫体内而起作用,与其它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可防治多种作物和观赏植物上的鳞翅目害虫和叶蝉,且活性很高,且对各龄期幼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天敌昆虫非常安全,在作物中残留低,是可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害虫防治的理想药剂。但是,茚虫威在作物上不能内吸传导,对叶片背面等隐蔽危害的害虫防治效果不够理想,且使用成本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哌虫啶为新型高效、广谱、低毒烟碱类杀虫剂,作用方式独特,作用于昆虫神经传导的轴突触受体,阻断神经传导,表现为强烈的取食抑制作用。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作用,可被作物迅速吸收,对稻飞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增效作用显著,防治效果好,用药成本低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一种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份为茚虫威和哌虫啶,所述茚虫威和哌虫啶的质量比为40:1~1:50。
以及,上述杀虫组合物在防治茶小绿叶蝉中的应用。
该杀虫组合物同现有技术相比,至少能产生以下有益效果:
1. 茚虫威和哌虫啶按上述比例复配后对害虫的有明显增效作用;
2. 该杀组合物中两种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不同,组合物的应用能延缓或克服害虫的抗药性;
3. 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可以减少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减少对有益生物的危害。
4. 试验表明这种组合能够有效降低茚虫威单剂的使用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杀虫组合物,其有效成份为茚虫威和哌虫啶,所述茚虫威和哌虫啶的质量比为40:1~1:50。优选地,茚虫威和哌虫啶的质量比为20:1~1:20。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试验筛选的结果,意外发现茚虫威与哌虫啶以上述比例复配后,对茶小绿叶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经过对组合物进行联合作用的定量分析,形成了本发明,即以茚虫威为一种有效成份,以哌虫啶为另一有效成分,两种成分相辅相成,协同作用,起到优异的增效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的杀虫组合物可以根据所需防治的作物、所处环境条件、防治方法、防治成本等各种因素,将有效成分与助剂和载体(填料)一起加工制成农药应用中可接受的任意一种剂型,优选剂型为悬浮剂、乳油、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所用助剂、载体及加工技术采用已知的组分。在上述各种各剂型中,茚虫威和哌虫啶的总质量百分含量为5%~80%,例如,当茚虫威和哌虫啶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4%和1%时,总含量为5%;当茚虫威和哌虫啶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40%和40%时,总含量为80%,具体总质量百分含量的值如下实例所示。
将不同农药的有效成分组合制成农药,是目前开发和研制新农药以及防治农业上抗性害虫的一种有效和快捷的方式。不同品种的农药混合后,通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但具体为何种作用,无法预测,只有通过大量试验才能确定。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茚虫威与哌虫啶组合对茶小绿叶蝉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由此,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杀虫组合物在防治茶小绿叶蝉中的应用。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具体用以下生物测定实例加以说明。
生物测定实例:茚虫威与哌虫啶复配对茶小绿叶蝉的联合毒力测定
供试对象:茶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采自福建漳州市南靖县,在茶树上养殖,挑取一致的3龄若虫用于试验。
试验药剂:95%茚虫威原药,95%哌虫啶原药。
试验方法:参考(庄家祥等,2009,福建省茶小绿叶蝉抗药性的地区差异)和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虫剂 NY/T 1154.11-2008),采用浸梢法。
联合作用方式判定采用共毒系数(CTC)法。共毒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7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