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成本视盘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6852.5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郭右利;吴应雄;王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7/1353 | 分类号: | G11B7/1353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成本 视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盘机,特别是一种低成本视盘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盘视盘机具有能够读取多种光盘(如BD/DVD/CD)的功能,为了满足该功能,就需要在视盘机内设置多个激光器,或者设置可发射多种波长的光的多波长激光器。在采用多种激光器发光的情况下,虽然光信号接收端可采用单接收区域,但由于激光器数量多,导致成本较高;而如果采用能够发射多种波长的光的多波长激光器,由于各波长的发光点无法重合,从而导致信号接收端需要分成多个接收区域进行接收处理,又提高了信号接收端的成本,同样无法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低成本的视盘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利用光栅分光的原理,在使用能够发射多种波长的光的多波长激光器的情况下,信号接收端只采用单一接收区域的接收器便能实现信号接收的低成本视盘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低成本视盘机,在视盘机内设置有多波长激光器1、单接受区域接收器2、分光镜3和光路结构后端4,多波长激光器1发射出激光束,通过分光镜3发射至光路结构后端4,在后端光路里会聚后读取光盘信号后延原光路返回,经过分光镜3透射至接收区域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波长激光器1和分光镜3之间、或者分光镜3和光路结构后端4之间、或者单接受区域接收器2与分光镜3之间设置有光栅5。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视盘机,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它充分考虑到现有的可读取多种光盘的视盘机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即为了满足可读取多种光盘的要求,需要设置多个激光器或者多个接收端的情况,这种情况导致现在的能够读取多种光盘的视盘机无法很好地控制成本。本发明的视盘机通过在多波长激光器与分光镜之间,或者在分光镜和光路结构后端之间,或者在单接受区域接收器与分光镜之间设置一个光栅,这个光栅能够对不同方向不同波长的光束进行方向和分光比例的调整,让射出的光束统一起来,实现仅采用单一接收区域的单接受区域接收器便能够将多种不同波长的光束信号完好接收的目的,大大地降低了视盘机的制造成本。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视盘机的制造、生产行业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光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低成本视盘机,在视盘机内设置有多波长激光器1、单接受区域接收器2、分光镜3和光路结构后端4,其中多波长激光器1、分光镜3和光路结构后端4处于同一直线上,而多波长激光器1的激光射出方向与上述三者所处的直线相互垂直,而且这条激光与该直线在分光镜3处交汇,在多波长激光器1和分光镜3之间设置有光栅5(如图2所示),或者在分光镜3和光路结构后端4之间设置有光栅5(如图3所示),或者在分光镜3和单接受区域接收器2之间设置有光栅5(如图4所示)。
光束由多波长激光器1发射出后,在分光镜3的作用下折射进入光路结构后端4,光路结构后端能够对光束进行汇聚,以读取光盘上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同样通过光束的形式返回,这部分光束经过分光镜3后投射在单接受区域接收器2上,完成信息的读取。
在光路中设置光栅5的作用是让多束激光在经过光栅5后,分出一定强度的子光束,而所有的激光所分出的子光束都汇集成传播方向相同的光束,并沿着同一位置进行传播,这样只需要在接受区域设置一个单接受区域接收器便能够实现多种不同波长激光光束的信号接收。
理论上讲,光栅5可以设置在多波长激光器1和分光镜3之间、或者分光镜3和光路结构后端4之间、或者分光镜3和单接受区域接收器2之间的任意一个位置,而根据光栅5所处位置的不同,光栅5的周期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或选取。同时该处的光栅5还需要保证分出的子光束的强度。
根据光栅的分光原理,从光栅面出射的光的相位差与波长的比直接影响分光比例,而该比值受光栅的沟槽深度和波长的影响,通过调整沟槽深度,可以使不同波长的分光比例进行调试。
又根据光栅原理,对光栅的周期进行调整可以改变子光束的分光角度,从而对出射角度进行调试。
利用以上两点,以两种波长调试为例(如图1所示):
发光点间距为A,发光点至光栅面距离为B,则光栅的分光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68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灭微生物杂环类化合物
- 下一篇: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