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传感器的设定方法、传感器及传感器设定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055.9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9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万通气门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11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轮胎 压力 监测 系统 传感器 设定 方法 设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 具体的讲是涉及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传感器、及其设定方法和设定器。
背景技术
TPMS 是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简称。其组成包括安装在轮胎内的传感器和安装在汽车内部的接收处理单元组成,其作用是监测轮胎的各种数据如压力、温度等。并在轮胎的数据存在非正常变化时以声音和图象(文字)的形式通知驾驶者及时处理,其工作原理是籍由传感器对轮内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处理,然后以一种特定的数据格式通过无线的方式发送给汽车内部的接收处理单元,接收处理单元再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读并显示相关的信息。
TPMS系统自2000年左右问世以来,经历了很多次的升级和改进。目前最为流行的是由四个传感器+一个接收处理器组成的系统,可被称为直接式TPMS系统。其中TPMS传感器是TPMS系统中的关键部件,由于其使用电池工作,一般能够使用5~7年的时间,所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更换TPMS传感器就成为必然。当前在世界上给原车厂供应TPMS系统的供应商有6~7家,自2000年来产品经过不断的设计更新已经发展出了六七十种不同的类型,每种传感器发送的信号的数据格式都是不同的,其所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传感器与传感器之间是不能互换的,而且不同的传感器只能专门在一定类型的车上使用,对于维修店而言,就需要储备很多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以应对不同的待维修车型。这样一来就汽车维修店和最终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困扰,传感器在损坏或者电池用完后的更换工作变得非常麻烦。
对于上述问题,以往有种解决方法,是采用在传感器中预先设置多种编码程序,在使用时,由上述多种编码程序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个对采集到的数据编码,编码一个,传感器发送一个,一直到格式正确为止。这种解决方案尽管可以减轻维修店的困扰,但是,传感器的数据处理量大,而且机动车每次重新发动后都需要重复上述步骤,耗电大,对传感器的硬件有较高的要求、使用寿命也短。
对于上述问题,以往还有种解决方法,是采用预先不存储编码程序的空的传感器,维修店配置传感器设定器,在维修店进行汽车维修时,现场用设定器选定其中的一种编码程序,将其发送给传感器。该种方法,也可解决上述问题并解决了前述解决方法的弊端,但是,很容易被不法分子仿制传感器,造成权利拥有者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首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动车辆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传感器的设定方法,即可解决维修店的困扰问题,又可避免上述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方法包括提供传感器的步骤,所述传感器中预先被存入多种编码程序,
所述方法还包括提供传感器设定器的步骤,所述传感器设定器中保存有发送给所述传感器的编码程序处理指令;
所述方法还包括设定器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一次或多次发送所述编码程序处理指令给传感器的步骤;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传感器接收所述编码程序处理指令,根据编码程序处理指令,对所需编码程序之外的所有其它编码程序进行一次性处理或逐个处理,使被处理的编码程序被删除、不能编码或不能被调用来进行编码。
进一步地,于所述编码程序处理指令为程序删除指令或程序修改指令或编码程序选择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器在发送所述编码程序处理指令时,采用多次的对码-发送一段程序字节的方式,将程序处理指令完整地发送给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设定器还保存有编码程序锁定指令;所述设定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设定器在发送编码程序处理指令之前或之后或一起,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向所述传感器发送所述编码程序锁定指令,所述传感器在接到所述锁定指令后,在对所需编码程序之外的其它编码程序进行处理前,将所述所需编码程序锁定而使其无法被删除和修改;
或者,所述设定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所述传感器响应感应信号,将所述所需编码程序锁定而使其无法被删除和修改。
本发明另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实现上述设定方法的机动车辆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传感器。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万通气门嘴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万通气门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0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