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质量安全管理标识形成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481.2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2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杨志;李锦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杨志;李锦魁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Q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447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质量 安全管理 标识 形成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质量安全管理标识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通过应用服务平台或者应用识别子系统,录入应用信息;
步骤二,通过应用服务平台或者应用识别子系统,生成单层或多层识别标识;
步骤三,通过应用服务平台或者应用识别子系统,进行应用服务授权;
步骤四,通过应用服务平台或者应用识别子系统,获取识别标识,制作识别标识标签,赋码子系统对赋码载体进行赋码;
步骤五,通过装设了应用识别子系统的终端设备或应用服务平台,读取或录入识别标识,解析并获取识别标识所承载的内容;
步骤六,通过网络,完成应用交互,并实现应用服务功能;
步骤七,通过终端设备、应用识别子系统或应用服务平台,展示应用服务所对应的结果或应用信息;
步骤八,应用服务平台或应用识别子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存储到服务器中心或终端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质量安全管理标识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层识别标识,还包括下述步骤:
生成至少一个应用编号,具备可选的加密方式,密文或明文,可无序或有序;
通过应用编号、应用信息或前者组合,生成至少一个一维码图形、二维码图形或三维码图形;
生成至少一种提示信息,包括数字、字母、符号、文字、图形、图像或者前者任意组合构成;
将上述三个步骤中生成的应用编号、一维码图形、二维码图形、三维码图形、提示信息或者前者任意组合生成单层识别标识,可利用单层识别标识,制作单层识别标识标签;
所述生成多层识别标识,还包括下述步骤:
生成二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应用编号组,应用编号组间任一应用编号,具备可选的加密方式,密文或明文,可无序或有序;
利用二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应用编号组,生成二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一维码图形组、二维码图形组或三维码图形组;
生成至少一种提示信息,包括数字、字母、符号、文字、图形、图像或者前者任意组合构成;
将上述三个步骤中生成的二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应用编号组、二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一维码图形组、二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二维码图形组、二个及以上具有唯一对应关系的三维码图形组、提示信息或者前者任意组合生成多层识别标识,可利用多层识别标识,制作多层识别标识标签。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质量安全管理标识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识别标识标签采用如下方式之一:
利用单层识别标识在任何材质或媒介的表面,形成识别标识图形清晰的单层识别标识标签;
利用多层识别标识在任何材质或媒介的表面,形成识别标识图形清晰的多层识别标识标签,多层识别标识标签每一层都形成清晰的识别标识图形,各层可相互重叠、相互覆盖;各层可被部分覆盖,也可被全部覆盖;覆盖层可部分透明,也可全部透明;任意一层都可揭开或去除;各层也可不相互重叠,不相互覆盖;任意一层或多层,可采用易碎材料或媒介形成;
利用多层识别标识在任何材质或媒介的表面,形成识别标识图形清晰的多层识别标识标签,多层识别标识标签的任意一层或多层形成清晰的识别标识图形,各层可相互重叠、相互覆盖;各层可被部分覆盖,也可被全部覆盖;覆盖层可部分透明,也可全部透明;任意一层都可揭开或去除;各层也可不相互重叠,不相互覆盖;任意一层或多层,可采用易碎材料或媒介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杨志;李锦魁,未经刘杨志;李锦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4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