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用剪力墙或立柱模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671.4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应征 |
主分类号: | E04G11/08 | 分类号: | E04G11/08;E04G13/02;E04G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4550 河南省焦作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剪力 立柱 模板 | ||
技本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中的模板,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剪力墙或立柱用的模板。
背景技术:
在建筑领域,应用于剪力墙或者立柱的平面模板多为空心塑料模板,模板的上端需要和现浇顶底模板垂直加固连接在一起,然而现有的塑料模板的端部都比较单薄,甚至没有封头,不能牢固地与现浇顶底模板固定在一起,需要采取外加辅助工具或者支护工具才能定型,操作麻烦而且效率低,影响施工进度。另一方面,模板两端受损是模板报废的重要原因之一,现有应用于剪力墙或者立柱的平面模板的端部坚固程度较差,容易过早地破损,影响其使用寿命。在模板的搬运、施工和施工结束,都会对模板两端造成不同程度的撞击,尤其是施工结束后,对平面模板的拆卸通常采用从底部撬起的拆模方式,这也是造成模板损坏的重要原因,然而没有解决因拆模而损坏模板问题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剪力墙或者立柱模板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设计并制作出一种建筑用剪力墙或立柱模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剪力墙或立柱模板,包括平面模板本体,该平面模板本体带有纵向的内腔,内腔中沿纵向设置有内置加强筋条,平面模板本体背面设置有纵向的外置加强筋条,平面模板本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封头,模板一端或者两端的封头内侧(紧挨封头)横向固定有一个实心连接板,所述外置加强筋条在实心连接板位置让位配合。
所述封头的一面带有插头,插头与相应内腔匹配对接,利用螺钉或铁钉或铆钉将插头固定在模板内腔中。或者插头的外侧设置有凸台,与插头对应的内腔壁上设置有凹槽,插头插入相应内腔后凸台与凹槽匹配对扣固定。
所述实心连接板为方木,或者为发泡塑料条。
所述实心连接板的固定方式是利用螺钉或铁钉或铆钉固定在模板的一端。或者是在模板两侧边的外置加强筋的内壁上设置卡台,在模板的实心连接板两端设置匹配的卡槽,该卡台与卡槽配合固定安装。
所述平面模板本体内腔中填充有填料。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对剪力墙或者立柱模板两端进行特殊设计,在模板的一端横向固定了实心连接板,从而使模板在使用时,其上端很容易与水平模板对接固定。剪力墙或者立柱模板常见的连接形式就是其上端与现浇顶底模板连接,采用本发明实现连接板的结构后,现浇顶底模板可以很容易通过钉钉子的方式与模板端部牢固的结合在一起,不需要采用辅助的支护措施和加固工具,施工速度快且稳固,不破坏模板本体结构,同时从整体上提高模板端部的强度。
2、在模板两端分别固定封头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模板的强度,防止在搬运、安装和拆卸过程中模板端部受损,提高了模板的使用寿命,确保了在拆模时模板底部不被撬坏,另外,模板上部的堵头还可以防止模板内灌浆,起到对模板密封和保护作用。
3、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效果好,加工成本低,非常利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封头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图4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是图6的断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图6的断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发明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平面模板本体,2为外置加强筋,3为封头,31为插头,4为实心连接板,5为固定钉,6为填料,71、72和73分别为卡台,8为凸台,9为凹槽,10为现浇顶底模板,11为角部连接件,12为固定扣,13为立柱内的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3和图9,该建筑用剪力墙或立柱模板包括平面模板本,1,该平面模板本体1带有纵向的内腔,内腔中沿纵向设置有内置加强筋条,平面模板本体1的背面设置有纵向的外置加强筋条2,平面模板本体1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封头3,所述封头3的一面带有插头31,插头31与相应内腔匹配对接,本实施例是利用固定钉5(螺钉或铁钉或铆钉等)将插头31固定在模板内腔中。
模板1(即平面模板本体)一端的封头内侧(紧挨封头)横向固定有一个实心连接板4,所述外置加强筋条2在实心连接板4位置让位配合。所述实心连接板为方木。所述实心连接板4的固定方式是利用固定钉5(螺钉或铁钉或铆钉)固定在模板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应征,未经张应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6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