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液晶显示设备的3D画面均匀度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943.0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欧享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液晶显示 设备 画面 均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设备,尤其涉及可提高液晶显示设备的3D画面均匀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液晶显示设备(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灰阶响应时间(Gray Level Response Time,GLRT)测量只能提供其灰阶转换上的响应特性,而无法确切反映显示设备的动态画质特性。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过驱电压技术(Overdrive Technology)虽然已广泛应用于LCD显示器,然而仍然缺少系统地、高效地生成最优或最佳的过驱电压查找表(Overdrive Look-Up Table,OD-LUT)。倘若单纯地利用较强的过驱电压加速LCD,虽可加快GLRT且减少动态模糊,但却往往会使动态内容的边缘处过亮或过暗,也称为Side Effect或Double Edge,进而降低LCD的动态画面质量。
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设备的3D应用环境下,专门针对3D效果的过驱电压查找表(OD-LUT,Overdrive Look-Up table)通常是针对面板的中心点进行调整,从而使LCD面板的画面均匀度在中心点与面板边缘的亮度差异达到70%~80%。虽然,这种亮度差异为液晶显示设备的规格参数所允许,但却会明显降低该液晶显示设备在3D应用时的画面质量。一般来说,LCD面板的尺寸越大,使用单张OD-LUT对整个面板的画面均匀度的质量影响就越严重。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可提高液晶显示设备的3D画面均匀度的方法,以提高其在3D应用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使面板中心点与面板边缘的亮度基本一致,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设备在3D应用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提高液晶显示设备的3D画面均匀度的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液晶显示设备的3D画面均匀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分别测量液晶显示设备的面板的中心点、四个角落点、上下侧边的中间点以及左右侧边的中间点各自的过驱电压查找表;
b)建立一平面坐标系,包括一X轴和一Y轴,所述X轴由所述面板的中心点以及左右侧边的中间点之间的连线构成,所述Y轴由所述面板的中心点以及上下侧边的中间点之间的连线构成;
c)根据所述面板中的任一待显示点的坐标,确定所述待显示点在所述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以及
d)根据所确定的位置,选择对应的4个过驱电压查找表进行内差处理,以获得所述待显示点对应的过驱电压数值。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c还包括:将所述平面坐标系划分为4个象限;以及根据所述面板中的任一待显示点的坐标,确定所述待显示点的象限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象限包括所述面板的中心点、所述右侧边的中间点、右上角落点以及所述上侧边的中间点构成的区域。进一步,第二象限位于所述第一象限的左方,所述第四象限位于所述第一象限的下方,以及所述第三象限位于所述第一象限的对角线位置。
此外,液晶显示设备还包括9个光学传感器,每一光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面板的中心点、四个角落点、上下侧边的中间点以及左右侧边的中间点,以获得各点所对应的过驱电压查找表。
此外,液晶显示设备还包括一背光源,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上侧边,以提供所述液晶模组的背光。优选地,背光源为一LED灯光条,所述灯光条的长度与所述面板的上侧边长度相等。
此外,液晶显示设备为一液晶电视。
采用本发明的可提高液晶显示设备的3D画面均匀度的方法,根据面板中的任一待显示点的坐标,确定该待显示点在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进而选择对应的多个过驱电压查找表来进行内差处理,得到该待显示点对应的过驱电压数值,因此,应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得到灰阶的更准确的过驱电压值,以实现更好的3D画面均匀度,提升液晶显示设备的3D性能。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可提高3D画面均匀度的液晶显示设备的面板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图1中的液晶显示设备用于提高3D画面均匀度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形压接线夹护罩
- 下一篇:超声波诊断装置和使用超声波诊断装置的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