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液晶显示设备中用于实现均匀灰阶画面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7949.8 | 申请日: | 2012-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8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欧享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曾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显示 设备 用于 实现 均匀 画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设备,尤其涉及该液晶显示设备中用于实现均匀灰阶画面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液晶显示设备(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灰阶响应时间(Gray Level Response Time,GLRT)测量只能提供其灰阶转换上的响应特性,而无法确切反映显示设备的动态画质特性。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的过驱电压技术(Overdrive Technology)虽然已广泛应用于LCD显示器,然而仍然缺少系统地、高效地生成最优或最佳的过驱电压查找表(Overdrive Look-Up Table,OD-LUT)。倘若单纯地利用较强的过驱电压加速LCD,虽可加快GLRT且减少动态模糊,但却往往会使动态内容的边缘处过亮或过暗,也称为Side Effect或Double Edge,进而降低LCD的动态画面质量。
另一方面,在液晶显示设备的3D应用环境下,专门针对3D效果的过驱电压查找表(OD-LUT,Overdrive Look-Up table)通常是针对面板的中心点进行调整,从而使LCD面板的画面均匀度在中心点与面板边缘的亮度差异达到70%~80%。虽然,这种亮度差异为液晶显示设备的规格参数所允许,但却会明显降低该液晶显示设备在3D应用时的画面质量。一般来说,LCD面板的尺寸越大,使用单张OD-LUT对整个面板的画面均匀度的质量影响就越严重。例如,依照正常程序所量测到的面板中心点过驱电压查找表,在低阶机种使用时通常仅有一个灯光条进行3D调光,在此限制之下基于权重考虑往往选择中心点作为背光打开的时机,然而,这会造成由Line540开始至上下(Line1和Line 1080)两侧的cross-talk质量不佳,Line1区域已经超前中心点50%,而Line1080还落后中心点50%,成为3D均匀度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在液晶显示设备中用于实现均匀灰阶画面的方法,使面板中心点与上下两侧的画面串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进而提升液晶显示设备的3D均匀度,增强3D应用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设备在实现均匀灰阶画面时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液晶显示设备中用于实现均匀灰阶画面的方法。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液晶显示设备中用于实现均匀灰阶画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一开关控制信号,其用于控制液晶转到预设角度时的背光开启时刻;
根据所述开关控制信号,以过驱方式来驱动与所述液晶相对应的TFT;
获得所述背光开启时的3D过驱电压查找表;以及
根据所述3D过驱电压查找表来优化面板上各扫描线对应的过驱电压值,以实现均匀灰阶画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设备采用单侧入光方式。进一步,将背光源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设备的面板上侧或下侧。
在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设备的面板沿竖直方向布设有1024条扫描线。较佳地,所述背光开启时刻位于所述面板的首条扫描线区域或所述面板的最后一扫描线区域。
在又一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设备包括一时序控制器,藉由所述时序控制器来递进式优化各扫描线对应的过驱电压值。
此外,优化后的所述3D过驱电压查找表采用各扫描线的过驱电压值予以表示。
此外,优化后的所述3D过驱电压查找表采用各扫描线的过驱电压值与基准扫描线的过驱电压值的比例系数予以表示。
此外,该液晶显示设备可为一液晶电视。
采用本发明的在液晶显示设备中用于实现均匀灰阶画面的方法,根据开关控制信号来使用过驱方式驱动与液晶相对应的TFT,得到背光开启时的3D过驱电压查找表,然后以递进式的调整策略来优化面板上各条扫描线所对应的过驱电压值,从而实现液晶显示设备3D模式下的均匀灰阶画面,提升设备的3D性能,增强用户的3D观赏体验。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液晶显示设备中用于实现均匀灰阶画面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电解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实现水滴荡漾特效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