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群集系统中管理故障转移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7999.6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7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白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周良玉;于静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群集 系统 管理 故障 转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在集群系统中管理故障转移的装置,所述集群系统包括通过第一组链路彼此连接的多个子集群,每个子集群包括通过第二组链路彼此连接的多个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配置为通过第二组链路中的至少一个链路确定同一子集群中的嫌疑节点已经关停;以及
通知单元,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确定,代表所述嫌疑节点发送租约放弃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进一步包括:
监视模块,配置为监视同一子集群中的节点,以检测出嫌疑节点;以及
关停模块,配置为确保所检测的嫌疑节点已经关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监视模块配置为通过使用心跳消息来监视节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关停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组链路中的一个或多个链路迫使所述嫌疑节点关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组链路包括紧耦合链路,所述关停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紧耦合链路直接关闭所述嫌疑节点的电源。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关停模块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二组链路检测所述嫌疑节点极有可能关停的时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知单元配置为,将所述嫌疑节点的身份信息包含在所述租约放弃消息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知单元配置为,将所述租约放弃消息发送到管理集群全局的租约的管理组件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判定单元,配置为通过访问和查询权限信息,判定节点是否有权限代表子集群做出决定,所述通知单元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节点具有权限的判定而发送所述租约放弃消息。
10.一种集群系统中的节点,所述集群系统包括通过第一组链路彼此连接的多个子集群,每个子集群包括通过第二组链路彼此连接的多个节点,所述节点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个所述的装置。
11.一种集群系统,包括通过第一组链路彼此连接的多个子集群,每个子集群包括通过第二组链路彼此连接的多个节点,所述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个所述的装置。
12.一种在集群系统中管理故障转移的方法,所述集群系统包括通过第一组链路彼此连接的多个子集群,每个子集群包括通过第二组链路彼此连接的多个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二组链路中的至少一个链路确定同一子集群中的嫌疑节点已经关停;以及
响应于所述确定,代表所述嫌疑节点发送租约放弃消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同一子集群中的嫌疑节点已经关停包括:
监视同一子集群中的节点,以检测出嫌疑节点;以及
确保所检测的嫌疑节点已经关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监视同一子集群中的节点包括,通过使用心跳消息来监视节点。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保所检测的嫌疑节点已经关停包括,通过所述第二组链路中的一个或多个链路迫使所述嫌疑节点关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组链路包括紧耦合链路,所述迫使所述嫌疑节点关停包括,通过紧耦合链路直接关闭所述嫌疑节点的电源。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保所检测的嫌疑节点已经关停包括,通过所述第二组链路检测所述嫌疑节点极有可能关停的时间。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租约放弃消息包括所述嫌疑节点的身份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租约放弃消息包括,将所述租约放弃消息发送到管理集群全局的租约的管理组件中。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访问和查询权限信息,判定节点是否有权限代表子集群做出决定,并且其中所述向同一子集群之外发送租约放弃消息包括,响应于所述节点具有权限而发送所述租约放弃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79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线下线上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OFDM系统的符号同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