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接头的热硫化修复法及其修复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48214.7 | 申请日: | 201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4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良;崔福元;崔彦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接头 硫化 修复 及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接头的热硫化修复法。
背景技术
我国所用的10KV高压电缆是以橡胶作为绝缘层和护套的电缆,其内部由金属导体、屏蔽层、橡胶绝缘层和护套组成;按用途分电力电缆、控制和信号电缆、船用电缆、航空用电缆、矿山用电缆、安装用电缆等。绝缘层和护套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乙丙橡胶等制作,除了满足绝缘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外,要求耐老化、耐磨,有些产品要求耐油、阻燃。
露天矿山大型设备电缆接头较多,且需要频繁移动,容易破损。且对于高压电缆的接头修补,国内各大同行均没有好的解决办法。现有技术对高压电缆接头的处理,一直是采用高压防水胶带临时粘接修补。该方法比较简单快捷,但修补后的高压电缆防水性、耐压程度、耐拉伸及耐磨性均较差,特别是在电缆移动时及遭遇雨雪天气时,接头处极易再次出现接地,使地电位升高,造成其他设备电气或电缆薄弱环节出现接地击穿故障,给设备正常生产和人身安全带来极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电缆接头的热硫化修复法,修复后的电缆接头的防水性、耐压、耐拉伸及耐磨等性能均极为出色。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电缆接头的热硫化修复法使用的模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接头的热硫化修复法,包括电缆芯线处理步骤:将每根铜芯线接头用铜接管连接,用压线钳压紧,高压防水胶带包好;
电缆外护套处理步骤:将处理好的铜芯线用热硫化橡胶带包好;然后用电缆模具将其卡紧;最后将紧固好的电缆模具放入130℃-150℃的烘箱,硫化13-15小时后取出,自然冷却。
进一步,所述铜芯线接头均匀错开。
进一步,所述热硫化橡胶带包好后铜芯线接头处直径控制在90-95mm。
进一步,热硫化橡胶带包好后的铜芯线置于电缆模具内,锁紧电缆模具前,电缆模具腔体与铜芯线的空隙处填充硫化胶。
所述电缆接头的热硫化修复法中应用的电缆模具设置为对称的两瓣,两瓣结合在一起呈腰鼓型,每瓣电缆模具两端均设有连接耳板,连接耳板上开设螺钉孔;螺钉穿过螺钉孔紧固连接两瓣电缆模具。
进一步,所述电缆模具设置为铸铁材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创造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热硫化修复法修复的电缆,与冷补法修补后的电缆相比,电缆芯线不会偏移,能够被外绝缘护套均匀包裹。热塑性硫化橡胶的微观相形态由于在熔融共混过程中,高度硫化交联的橡胶相被剪切成1~5μm微细粒子,分散在聚烯烃基质中构成分散相,与橡胶相含量多少无关。橡塑两相微区既呈分离状态又有一定的联接形式,这些都使它具有很多优越性能,使其在更多方面和热固性弹性体相接近,而又有热塑性质。故而采用热硫化修补法修补后的电缆,防水性、耐压度、耐拉伸及耐磨等性能均极为出色,与新电缆相当,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缆芯线处理方式示意图
图2是电缆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接管;2、铜芯线;3、螺钉孔;4、电缆模具;5、连接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电缆破口长度在400mm左右,热硫化修复法在电缆芯线处理方面,将四条铜芯线2的接头用Ф35mm*50mm铜接管1连接,接头均匀错开,用压线钳压紧,然后用高压防水胶带包好,需保证铜芯线间的绝缘程度。
结合图2,将处理好的四条铜芯线用热硫化橡胶带紧紧包好,接头处包好后直径控制在90-95mm左右;然后用制作好的电缆模具4将其卡紧,卡紧前,电缆模具腔体与铜芯线间空隙填充硫化胶,电缆模具两端的连接耳板5上开设螺钉孔3,螺钉穿过螺钉孔紧固连接两瓣电缆模具;最后,将紧固好的模具放入130℃-150℃的烘箱,硫化13-15小时后取出,自然冷却。
本修复法中用铜接管连接铜芯线接头,且接头均匀错开,绝缘性更强。
对修复后的电缆接头进行防水试验,24小时浸泡后未发现进水现象。
将修复后的电缆接头与新电缆同时在露天矿山采场恶劣工作环境中应用,在需频繁移动的情况下,试用一年后其磨损和腐蚀程度与新电缆相当。
对修复后的3*35+1*16、10KV电缆接头进行耐拉试验,其破断拉力可达3.75T,满足正常使用需求。
对修复后的电缆接头进行10KV耐压试验,1分钟内无漏电电流。
本修复法中应用的电缆模具为铸铁材质,设置为对称的两瓣,两瓣结合在一起呈腰鼓型,每瓣电缆模具两端均设有连接耳板,连接耳板上开设螺钉孔;螺钉穿过螺钉孔紧固连接两瓣电缆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2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