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生物制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48616.7 | 申请日: | 2012-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申;姜海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宝申;姜海忱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9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生物 工艺 | ||
1.一种垃圾生物制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粉碎后的垃圾、草炭、稻壳粉与风化煤混匀,采用生物复合菌剂,菌剂扩繁后与原料均匀地混合;
2)以管式加孔通气方式堆制生物有机肥,将堆肥堆成长5m,宽4m,高1.5m的堆体,采用塑料管,长1.5m,直径5cm,空心,塑料管表面钻直径1mm小孔,间距5mm,将通气塑料管从下至上直立在发酵堆肥堆体中,其间距为0.6m;
3)每处理5吨,3次重复,各处理间用透气玻璃丝袋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生物制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原料配比为垃圾45%、草炭35%、稻壳粉13%、风化煤5%、米糠1.5%和生物菌剂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生物制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生物复合菌剂为纤维素分解菌、枯草芽孢杆菌、固氮菌、磷细菌、硅酸盐细菌、放线菌,进行三级扩大发酵,一级发酵,将保存的菌种分别在蛋白胨纤维素平板培养基和马铃薯纤维素平板培养基上复壮培养后,转入摇瓶培养2d;二级发酵,按10%的质量比接种量接入一级发酵菌剂,培养2d;三级固态发酵,采用三级固态培养基,按10%接种量接入二级发酵菌剂,在温度28℃条件下,发酵3-4d制取得到生物复合菌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生物制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复合菌剂含有益活菌数>2.2亿/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生物制肥工艺,其特征在于,C/N比最佳为30∶1,水分最佳含量为50%,pH值最佳为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宝申;姜海忱,未经王宝申;姜海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486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